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来源:未知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所属专题: 重结晶 结晶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结晶 1、结晶的概念: 是物质从无序状态(如溶液、熔融态或气态)中,通过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有序排列,形成具有固定几何外形和规则内部结构的晶体的过程。 2、结晶的途径: (1).液体→固体 熔融态物质凝固:如从熔融状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 (2).气体→固体 气态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一、结晶

1、结晶的概念:

是物质从无序状态(如溶液、熔融态或气态)中,通过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有序排列,形成具有固定几何外形和规则内部结构的晶体的过程。

2、结晶的途径:

(1).液体→固体

熔融态物质凝固:如从熔融状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

(2).气体→固体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如凝华得到的碘

(3).溶液→固体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降温或蒸发):如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二、蒸发结晶:

1、蒸发结晶: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可将溶剂加热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2、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溶液局部过热,致使液滴飞溅。

3、当析出较多量固体时(或仅剩下少量水)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的少许水蒸干。在移开酒精灯后,有晶体飞溅伤人的危险,因此不能停止搅拌。

4、如果只有一种溶质(如氯化钠),采用的蒸发结晶是将溶剂水全部蒸干。
如从氯化钠与硝酸钾混合溶液中提纯氯化钠(硝酸钾少量),此时蒸发结晶不能将溶剂全部蒸干,而是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晶体、硝酸钾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5、蒸发结晶的这个溶质要稳定,不能受热分解,也不能含有结晶水。
对于易分解的晶体,可采用减压或低温蒸发结晶,如NaHCO3·10H2O。

6、乙醚、CS2、CCl4等易挥发或有毒的有机物,如果直接蒸发会将有机物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易燃、有毒物质,影响实验室的环境及安全,所以有机溶液不采用蒸发这个方法,而是采用蒸馏的办法,且蒸馏后的有机溶剂易于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三、降温结晶

1.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先加热浓缩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形成饱和溶液(有晶膜出现),然后进行冷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2.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明显的物质,受热能分解的物质也只能使用降温结晶,典型的就是KNO3、KMnO4等。结晶水合物(FeCl3•6H2O、CuSO4•5H2O、FeSO4•7H2O),都只能降温析出晶体。

3.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铝等溶液制备对应的晶体盐时,降温结晶时,还要不断加入过量的盐酸抑制溶质的水解。

4.MgCl2•6H2O获得无水盐,将结晶水合物放在HCl气流中蒸干。CaO2•8H2O获得无水化合物,将结晶水合物放在O2气流中蒸干

5.烧杯里的溶液,倒在蒸发皿上加热浓缩。

向蒸发皿中倾倒溶液,溶液量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6.降温结晶可以用烧杯。但到把固体取出来这一步,烧杯不方便。你做一次就知道了。

7.蒸发浓缩具体操作: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

8.用冷水或冰水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溶液时,可得到颗粒很小的晶体,比表面积大,吸附的杂质多。

将热溶液在空温条件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则可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四、重结晶

1.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晶体,把晶体移入烧杯中,再经溶解、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等步骤,重新使晶体析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结晶”。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2.结晶的对象是溶液,溶液→析出晶体,以获得固体物质。

重结晶的对象是晶体,晶体→配成溶液→析出晶体,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让杂质留在溶液中或过滤掉)

3.降温结晶: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蒸发的分类:

蒸发浓缩: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饱和溶液结晶析出

4.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

原则:谁多,用谁的结晶方法(抓住主要矛盾)

【KNO3(NaCl)】: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大,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降温结晶)

【NaCl(KNO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蒸发结晶)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五、KNO3(NaCl)→降温结晶

1.加水溶解

2.加热浓缩(或热水配成饱和溶液)

3.降温结晶

4.过滤

5.冷水洗涤(既洗去表面的NaCl,又减少KNO3的损耗)

6.干燥

六、NaCl(KNO3)→蒸发结晶

1.加水溶解

2.加热蒸发直到析出大量晶体

3.趁热过滤(冷却后过滤,硝酸钾溶解度变小,可能析出硝酸钾晶体)

4.热水洗涤(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度高)

5.干燥

结晶、重结晶、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解读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