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问题一:根据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但实际生产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 8,即N2过量,原因是什么?
分析:工业合成氨时,使用的是铁催化剂,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工业合成氨是多步进行的反应,其中氮气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活化是总反应的控速步骤,总反应的速率是N2的吸附活化决定的,适当提高氮气的浓度,加快了这一步的反应速率,总反应速率也就加快了。
说明:有同学回答说,“因为原料气中N2相对易得,所以N2要过量”,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在工业上,N2和H2的生产成本差别不大。
问题二:合成氨工业把氨液化分离出去,则反应速率是怎样变化的?
分析:由问题一可知,氮气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活化是总反应的控速步骤,但当NH3浓度较大时,NH3分子将占据铁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从而使N2难以吸附活化。当把NH3液化分离后,NH3在Fe 催化剂上及时脱附,有利于空出足够活性位点,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铁催化剂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

说明:有同学根据速率—时间图像分析,把NH3液化分离后,正反应速率先不变,再减小,逆反应速率先突然减小,再增大,新平衡的反应速率比原来的小。这种分析对于不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正确的,但对于合成氨反应是错误的。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催化反应的核心始于吸附机理——分子通过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或化学吸附(化学键重组...
武汉市九月调考试题 解析 一般来说,有几个 过渡态就有几个基元反应。 那么吸附或脱附...
在化学热力学中,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核心判据,其核心规律 “Δ...
核心思想: 多、快、好、省, 四大关键条件的分析与调控 1. 温度 (Temperature) · 热...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中,多平衡系统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复杂反应体系。明确其定...
催化反应在现代工业中无处不在,从化工合成到环境治理,都离不开催化剂的参与。而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