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1、碱式碳酸铜 Cu 2 (OH) 2 CO 3 :绿色 2、碱式硫酸铜 Cu 2 (OH) 2 SO 4 :浅蓝色 3、铜氨络离子 [Cu(NH 3 ) 4 ] 2+ :深蓝色 4、铜离子与甘油形成的配合物:绛蓝色 5、硝酸铜 Cu(NO 3 ) ...
一、等电子微粒 1919 年, langmuir 提出,电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以后又发展成具有相同价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和离子也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构型)相同。 1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等电子体(以价电子数计算) ( 1 )...
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气态时是双聚分子,化学式为Al2Cl6,氯化铝其中一个氯和和另一个氯化铝中的铝形成配位键,如图所示,每个铝周围都达到8个电子 : 这是因为离子键是正负电荷的吸引,共价键是电子云的重叠。三价铝离子半径过小,电荷过高,产生的电场强,即极化能力...
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属于分子内部的作用力,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等。其实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作用力,根据其强弱又将其分为范德华力和氢键。 一、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
1.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不同 离子键是原子间得、失电子而生成阴、阳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原子间没有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2. 离子键和共价键在成键时方向性不同 离子键在成键...
化学键在本质上是电性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外层电子发生了重新分布(转移、共用、偏移等),从而产生了正、负电性间的强烈作用力。但这种电性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有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生成的阴阳离子之间靠...
AgCl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每100g H 2 O中可以溶解1.3510 -4 g AgCl,因此常利用Cl - 与 Ag + 生成 AgCl沉淀反应去检出Ag + 或 Cl - 。 AgCl既不溶于强酸,也不溶于强碱,却易溶于氨水,这是因为Ag + 和 NH 3 可以形成可溶性的 [Ag(NH 3 ) 2 ] + : AgCl+2NH 3...
1. I 2 易溶于KI溶液中。若要配置较浓的碘水时,不妨先向水中加入KI固体。 2. SO 3 易溶于浓流酸。工业上可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 3 ,另外SO 2 中混有SO 3 时可用于除杂。 3. NO 2 易溶于浓硝酸。可解释浓硝酸为什么常呈黄色,若NO中混有NO 2 同样可借此除去。 4.Al 2 ...
一、 氢键的形成 1、 同种分子之间 现以HF为例说明氢键的形成。在HF分子中,由于F的电负性(4.0)很大,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F原子一边,而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其电子云向F原子偏移的结果,使得它几乎要呈质子状态。这个半径很...
为什么H 3 PO 4 ,H 2 SO 4 ,HClO 4 的酸性依次增强,据三种酸的结构: 不难看出,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配位键的共用电子对也增多,依次为1对,2对,3对。由于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偏向氧的一方,而使氧带负电荷,磷、硫、氯带正电荷,从而增加了磷、硫、氯从-O-H基吸...
1mol 氨中氢键数量分析 一、氢键形成机制 NH分子结构 H原子作为氢键供体(需与高电负性...
二氧化氮(NO)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杂化,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 n (的价层电子对数...
...
【导读】 以下是快速判定氢键强弱的基本原则,实际案例中经常会进一步考虑综合因素的...
根据价电子互斥理论, ClO 2 中氯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计算为 3.5,理论上应倾向于 sp...
【导读】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来源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①一般情况下,极...
PH3与PF3两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及孤对电子数都相同,F原子的电负性比H的电负性更大,P-...
硫氰根离子(SCN)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时,硫原子和氮原子都有可能给出电子对。 当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