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Fe3++(n)SCN-
Fe(SCN)n(3-n)
从Fe3+和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看出,K+和Cl-都没有参加反应,加入KCl不会引起Fe3+/SCN-平衡的移动。事实上,加入NaNO3、CH3COONH4、Na2SO4或KI等这些与平衡无关的强电解质晶体,都会使Fe3+/SCN-溶液的颜色变浅。这种颜色的变化不是由于平衡的移动,而是由于“盐效应”引起的。
往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没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增强,使得弱电解质解离的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分子的机会减小,从而使弱电解质分子浓度减小,离子浓度相应增大,解离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salt effect)。当溶解度降低时为盐析效应(saltingout);反之为盐溶效应(saltingin)。
可以解释如下:在Fe(SCN)2+溶液里,存在着下列电离平衡:
Fe3++SCN-
Fe(SCN)2+
当加入强电解质后,大大增加了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大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阳离子周围形成阴离子氛,阴离子周围形成阳离子氛。由于离子的不断运动,这些离子氛时而拆散时而形成,使溶液里离子之间牵制作用增强,使Fe3+跟SCN-结合成Fe(SCN)2+的机会减少,也就是说,Fe(SCN)2+电离度增大,使溶液的红色变浅。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催化反应的核心始于吸附机理——分子通过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或化学吸附(化学键重组...
武汉市九月调考试题 解析 一般来说,有几个 过渡态就有几个基元反应。 那么吸附或脱附...
在化学热力学中,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核心判据,其核心规律 “Δ...
核心思想: 多、快、好、省, 四大关键条件的分析与调控 1. 温度 (Temperature) · 热...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中,多平衡系统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复杂反应体系。明确其定...
催化反应在现代工业中无处不在,从化工合成到环境治理,都离不开催化剂的参与。而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