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体系中加水及加入相应弱电解质平衡移动方向及电离程度变化是否一致?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或加入相应弱电解质均可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变化两者恰好相反,加水电离程度增大,加入相应弱电解质则电离程度减小。为了理解电离程度的变化,我们可将电离平衡等效为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且体积变化的化学平衡,即电解质分子,由其电离产生的离子等效为气体分子,加水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少,使平衡向着微粒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加入相应的弱电解质相当于增大容器的压强,平衡向着微粒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着分子化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少。例如在醋酸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H3COOH CH3COO- + H+,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平衡向右移动,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c(CH3COOH)、c(CH3COO—)、c(H+)均减少,溶液的导电性减弱。同样,在上述醋酸溶液中,加入冰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新平衡时,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 c(CH3COOH)、c(CH3COO—)、c(H+)均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2、在水解平衡体系加水及加入相应弱离子对应的盐平衡移动方向及水解程度变化是否一致?
在水解平衡体系中,加水或加入相应弱离子对应的盐均可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变化也恰好相反,加水则水解程度增大,加入相应弱离子对应的盐则水解程度减少。在理解水解程度变化时,我们仍然可将水解平衡等效为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且体积变化的化学平衡,即被水解的离子,由水解产生的分子或离子均等效为气体分子,加水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少,使平衡向着微粒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向水解方向移动,弱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而加入相应弱离子对应的盐相当于增大容器的压强,平衡向着微粒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着水解的逆方向移动,弱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少。例如,在醋酸钠溶液中存在:CH3COO- + H2OCH3COOH + OH—,若在溶液中加水,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3COO-水解程度增大,但当处于新的平衡状态时,c(CH3COOH)、c(CH3COO—)、c(OH—)均减少。反之,在上述平衡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时,平衡仍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但到新平衡时,c(CH3COOH)、c(CH3COO—)、c(OH—)均较原平衡大。
3、物质的量浓度及PH分别相同的一元弱酸、强酸弱碱盐、一元强酸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谁的PH大?
因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强酸弱碱盐因微弱的水解显酸性,强酸可以全部电离,所以无论是否加水稀释,只要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始终有c(H+)一元强酸> c(H+)一元弱酸> c(H+)强酸弱碱盐,故PH(强酸弱碱盐)>PH(一元弱酸)>PH(一元强酸)。当三者PH相同时,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稀释过程中,强酸不会再电离出H+,而弱酸和强酸弱碱盐会因加水促进电离或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n(H+)增多,故加水稀释后,一元强酸中c(H+)比一元弱酸中的c(H+)小,也比强酸弱碱盐溶液的c(H+)小,因此PH相同的弱酸、强酸、强酸弱碱盐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的PH最大。
4、物质的量浓度及PH分别相同的一元弱碱、一元强碱、强碱弱酸盐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谁的PH小?
因为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强碱弱酸盐因微弱的水解显碱性,强碱可以全部电离,所以无论是否加水稀释,只要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始终有c(OH—)一元强碱> c(OH—)一元弱碱> c(OH—)强碱弱碱盐,故PH(一元强碱)>PH(一元弱碱)>PH(强碱弱酸盐);当三者PH相同时,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稀释过程中,强碱不会再电离出OH—,而弱碱和强碱弱酸盐会因加水促进电离或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n(OH—)增多,故加水稀释后,一元强碱中c(OH—)比一元弱碱中的c(OH—)小,也比强碱弱酸盐溶液的c(OH—)小,因此PH相同的弱碱、强碱、强碱弱酸盐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强碱的PH最小。
5、在计算两强碱溶液混合溶液的PH值时不是直接根据混合前两溶液n(H+)总求算而是根据混合两溶液n(OH—)总先算出c(OH—)混,再由水的离子积算PH值?
一般来说,在c(OH—)较大的强碱性溶液中(相对水电离出的OH—来说),溶液中的H+来源于H2O,当两碱液混合后,水的电离平衡要发生移动,至使混合后溶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相对来说,因为溶液中的OH—主要是由碱电离出来的,所以OH—的物质的量变化不大,因此,在计算两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时,先根据混合前溶液中的c(OH—)算出混合后溶液中c(OH—)混,再根据由水的离子积求算出的PH误差小。
6、25℃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碱及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变化是否一致?
(1)强酸与强碱相混合,无论是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或是PH酸+PH碱=14,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7。
(2)若是强酸与弱碱相混合,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混合后溶液PH<7;若PH酸+PH碱=14,则混合后呈碱性,PH>7。
(3)若是强碱与弱酸相混合,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混合后溶液PH>7;若PH酸+PH碱=14,则混合后呈酸性,PH<7。
7、酸碱恰好中和与溶液中性的区别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是指酸和碱恰好按照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因溶质的性质差异可能显中性,酸性或碱性,溶液呈中性是指溶液中的c(H+—)= c(OH—),若是25℃时,溶液的PH=7,故酸碱恰好中和不等于溶液呈中性。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酸(碱)性溶液PH变化规律及PH相同酸(碱)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规律是否一致?
(1)若溶液显酸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PH(二元强酸)<PH(一元强酸)<PH(一元弱酸)<PH(强酸弱碱盐),若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规律恰好相反。例如:当c(H2SO4)=c(HCl)=c(CH3COOH)=c(NH4Cl),则PH(H2SO4)< PH(HCl)< PH (CH3COOH) < PH (NH4Cl);若 PH(H2SO4)= PH(HCl)= PH (CH3COOH) = PH (NH4Cl),则c(H2SO4)<c(HCl)<c(CH3COOH) <c(NH4Cl)。
(2)若溶液显碱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PH(二元强碱)>PH(一元强碱)>PH(一元弱碱)>PH(强碱弱酸盐),若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规律恰好相反。例如:当c(Ba(OH)2=c(NaOH)=c(NH3∙H2O)= c(CH3COONa)= c(NaHCO3)= c(NaClO),则PH [Ba(OH)2]>PH (NaOH) >PH (NH3∙H2O) >PH(NaClO)>PH(NaHCO3)>PH(CH3COONa)(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 H2CO3>HClO,故在相同的条件下CH3COO—,H CO3—, ClO—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若PH [Ba(OH)2]=PH (NaOH)=PH(NH3∙H2O)=PH(NaClO)=PH(NaHCO3)=PH(CH3COONa),则c(Ba(OH)2<c(NaOH)<c(NH3∙H2O)< c(NaClO)< c(NaHCO3)< c(CH3COONa)。
25 ℃ 时, K a1 (H 2 S)=1.1 × 10 -7 ; K a2 (H 2 S)=1.3 × 10 -13 . (高等教育...
沉淀转化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之一。 对于溶度积较大的沉淀转为溶度积较小的沉淀这类...
1.实例 常温下,用0.100 0 mol·L -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CH 3...
问题呈现:pH=5的稀盐酸加水冲稀10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请通过计算说明。 错解:由...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少,且相差很大。 对...
过渡金属具有多变的氧化数,因为次外层d电子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参与成键,因此它们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