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专题 | |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大原则之一关键是拆分问题 1、 溶解性规律 常规 K + 、 Na + 、 NH 4 + 、 NO 3 - 均溶于水 SO 4 2- 盐: Ba 2+ , Pb 2+ , Ca 2+ ,Ag + 不溶于水 S 2- 硫化物:碱金属, NH 4 + , Ba 2+, 其它均不溶于水 。 Cl - : Ag + F - :C a 2+ , Mg 2+ 2、 弱...
1.警惕“颜色陷阱”: ①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 2+ 、Fe 3+ 、Fe 2+ 、Cr 2 O 7 2 - 、Mn O 4 - 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②“透明溶液”并不代表无色,也可以有色。 2.警惕溶液的酸碱性陷阱: (1)常见表示呈酸性的溶液 ①常温下,pH<7的溶液; ②使pH试纸变红的...
离子交换柱是指用来进行 离子交换反应 的柱状压力容器,是管柱法离子交换的交换设备。简单说就是采用离子交换方法,把水中呈离子态的阳、阴离子去除。在实验室、工业中常被使用。按再生方式分可分为体内再生混床、体外再生混床、 阴树脂 外移再生混床三种,在使用范围上...
1.电解质定义中为什么用“导电”而不用“电离”? 在现行的四种版本的化学教材中,都是在必修一中出现电解质的概念,定义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导电”是实验现象,用实验现象给一个概念进行定义,好像不太符合定义的基本要素。...
用化学式 和 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书写方法步骤 是 左边写能电离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离后生成的离子符号,在阴、阳离 子符号间用加号相连 。 根据 方程式 书写原则配平,使电离前后质量守恒,电量也守恒。 如 Ba ( OH...
一句话总结:熔融态就是 固体加热熔化后的状态 。 在某个层面上,它和液态是一回事 ( 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为了中学生理解方便,可以认为是一样的,固体晶体熔化形成的液态和对应气态液化形成的液态过程并不完全相等,固液共存也属于熔融状态 )。 在首次遇到熔融...
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完全或部分解离为离子的溶液。溶质即为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溶...
1.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而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的一种方法,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 2.电离:在溶液或者熔融时中电解质全部或部分形成离子的过程。 3.水解:电解质解离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 或...
一、概念辨析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和水.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非电解质: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主...
1、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 构成化学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物质的 性质就是这些粒子行为的集中表现,离中阶段,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我们必须对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这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性质进行研究。 地球表面素有“三山六水一分田之说,且在“山” 和“田...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大原则之一关键是拆分问题 1、 溶解性规律 常规 K + 、 Na + 、 NH 4...
1.警惕“颜色陷阱”: ①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 2+ 、Fe 3+ 、Fe 2+ 、Cr 2 O 7 2 ...
用化学式 和 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书...
一句话总结:熔融态就是 固体加热熔化后的状态 。 在某个层面上,它和液态是一回事 (...
AgOH 是经常被忽略其存在的一种化合物,那是因为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
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是指...
1.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而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气标与沉淀符号是方程式基本要素之一,但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