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专题 |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在基本化学理论教学中,对化学平衡理论把握不准确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像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在一些相当权威且有影响的教材中,出现解法有错误的例题时,其对学生的误导更是十分严重。
一、计算难溶氢氧化物溶解度的一个错误例题
为使学生了解溶度积的概念,有的教材给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有关溶度积计算的例题:Fe(OH)3的溶度积常数在25℃时为1.1×10-36。试计算Fe(OH)3在饱和溶液中的摩尔溶解度[1]。
但编著者竟然把这个例题给解错了。其解题过程为(称之为解1):
解1,已知Fe(OH)3的溶度积Ksp= 1.1×10-36。
由于Fe(OH)3(s) = Fe3+(aq)+ 3OH-(aq),因而该作者认为:1摩尔Fe(OH)3(s)完全溶解的话,能产生1摩尔的Fe3+、及3摩尔的OH-。
这样,设平衡时的[Fe3+]= x (mol·L-1)、则[OH-]= 3x(mol·L-1)
从而有
由此可解得[Fe3+]= x = 4.5×10-10(mol·L-1)。即Fe(OH)3(s)的摩尔溶解度为4.5×10-10(mol·L-1)。
以上这就是教材所给出的解题过程及答案。
看到这个结果,只要稍稍有些基本化学常识,都应该知道这个结果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即使没有Fe(OH)3(s)的溶解,只是由于水的电离,也会使溶液中的[OH-]达到1.0×10-7(mol·L-1),怎么溶入Fe(OH)3(s)后,[OH-]不但不增加、反而要降低到差不多仅为原浓度的100%呢(4.5×10-10×3 =1.35×10-9<1.0×10-7)?
另一方面,只要看到溶液中的[OH-]小于1.0×10-7,就应该马上反应出来“该溶液为酸性”。在本来为中性的水中加一些弱碱,水溶液怎么反而变成酸性了呢?
解题的结果是错的。解题的思路及方法肯定也有问题。
二、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出在分析与解题中没有考虑到水的电离。
水作为一个极弱极弱的电解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确实没有必要考虑其电离对体系的影响。但当电解质也很弱、或其溶液很稀时,水的电离就会起主导作用。此时必须把水的电离平衡也同时考虑进去。
通过上面的解法一可以知道,水电离出的[OH-]、远远大于由Fe(OH)3(s)电离出来的[OH-]。所以最简单的近似应该是,认为Fe(OH)3(s)电离出来的[OH-]微不足道,[OH-]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即溶液中[OH-]始终保持为1.0×10-7(mol·L-1)。
这样就有如下的解法:
解2,将[OH-]= 1.0×10-7直接代入溶度积的表达式:
Ksp= [Fe3+] [OH-]3= x·(1.0×10-7)3= 1.1×10-36。
解得[Fe3+]= x = 1.1×10-15(mol·L-1)。
这一结果与解1的结果有超过105的差别。
但如果没有解1的数据为参考,要做出水的电离是应忽略、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判断,是相当困难的。
有人想到,如果能同时把两方面都照顾到,即认为[OH-]是由水及Fe(OH)3(s)同时电离的结果,简单认为[OH-] =(3x + 1.0×10-7)。
这样就有了另解法。
解3,Ksp= [Fe3+] [OH-]3= x·(3x + 1.0×10-7)3= 1.1×10-36。
这个式子看起来不复杂,但真正要动手才知道这是个一元四次方程,没有可用的求解公式。解这个方程式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但有解法二的数据为参考,用试商法还是可以求出其解的:
[Fe3+] =x= 1.1×10-15。
与解2的结果比较,可见对Fe(OH)3(s)来说,解2的方法误差极小,使用这种近似似乎也是合理的。
以上内容有删减
弱酸也可以制备强酸!!! 比如向 CuSO 4 溶液中加入 H 2 S 溶液生成 CuS 黑色沉淀和 ...
氧化还原滴定法: 1.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
问题1: 在酸溶液中,H + 和OH - 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
电离平衡常数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必考考点,常考查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酸的相对强弱...
...
一、原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 H 2 O H + +OH - 1.25 ℃, → c (H + ) H2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