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第二页...
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使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被称为结晶。结晶操作不仅能够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而且能够实现溶质与杂质的分离,借以提高产品的纯度,结晶一般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两种,前者通过蒸发溶剂而得到溶质晶体,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
...
1. 萃取剂如何选择? 选用萃取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溶质在萃 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得 多;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 常用的萃取剂有哪些? 苯、四氯化碳、氣仿、二甲苯、乙醚、二丙酮、乙 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3. 酒精能否做水溶液中的萃取剂...
物质的提纯问题就是除杂问题,指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以提髙纯度的实验操作过程,要与物质的分离区分开,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来的 实验操作过程。因此,可把分离看作是提纯方法的延 伸.提纯和分离是根据物质之间性质的差异来处理, 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
答案:C正确 解析: 1.显然硫酸钡在硫酸钠溶液中溶解的量比在水中溶解的要少。这就为难溶性盐的同离子效应。 2.硫酸的作用就是提供同离子而减少硫酸钡的溶解而损失。 3.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1)是要确保硫酸钡要洗涤干净,(2)是要确保硫酸钡的损失要少。 4.当然选择稀硫...
气体除杂常用的装置如下: (1)N 2 (O 2 ) 方法:通过盛有足量灼热Cu丝的硬质玻璃管(装置—图4)。 原理:2Cu+O 2 2CuO。 (2)CO(CO 2 ) 方法: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图1)。 原理: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CO 2 (CO) 方法:通过盛有灼热的CuO的硬质玻璃...
溶液除杂常用的装置如下: (1)NaHCO 3 溶液(Na 2 CO 3 ) 方法:向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原理:Na 2 CO 3 +CO 2 +H 2 O=2NaHCO 3 。 (2)Na 2 CO 3 溶液(NaHCO 3 ) 方法: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 原理:NaHCO 3 +NaOH = Na 2 CO 3 +H 2 O。 (3)NaOH溶液(Na 2 CO...
除去固体物质中的杂质常用加热分解法(杂质受热易分解,被提纯物受热不分解)、加热升华法(杂质受热易升华,被提纯物受热不分解、不升华)、溶解过滤法(杂质易溶于某种溶液或溶剂,被提纯物不溶解)和结晶法(被提纯物和杂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变化幅度差异较大)。举...
化学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对所得晶体或固体残渣进行洗涤,洗涤大有讲究,要考虑几个方面,如:为什么要洗涤?用什么洗涤?怎样洗涤?怎样证明已经洗涤干净?等等。 一、关于洗涤的目的 关于晶体或残渣为什么要洗涤,即洗涤的目的,常见有:①除去杂质: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
一、水蒸气蒸馏 : 1、原理: 水蒸气蒸馏分离纯化有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不溶于水...
一、定义与原理 1.定义:反萃取(Stripping或Back-Extraction)是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
一、重结晶的工作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把固体有...
水蒸气蒸馏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物在 低...
一、水蒸气蒸馏的原理 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
...
一、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
一、减压蒸馏(减压蒸发) 1.原理 在密闭的容器内,抽真空使液体处于一个大气压下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