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硫酸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三个疑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怎样理解浓硫酸与稀硫酸氧化能力上的差异?
浓硫酸是一种氧化性相当强的氧化剂,尤其是在加热时,绝大多数金属都能和浓硫酸反应;而稀硫酸只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浓硫酸中,硫酸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或者说多数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硫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是不对称的,4个S—O键的长度都不一样(从1.42×10-10m到1.55×10-10m不等)。这是因为在硫酸分子中,氢原子很小,有很强的极化能力,使硫酸根中的氧原子与硫原子的结合力减弱,从而破坏了硫酸根的空间结构,减弱了它的稳定性,这就使硫原子很容易接受外来电子,所以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加热浓硫酸时,使硫酸分子的内能增大,增大了分子原子间的相对振幅,从而使硫酸根的结构更容易破裂,所以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更强。
稀硫酸几乎完全电离成H+和SO42-,而电离成的SO42-是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4个氧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键长完全一样,都是1.44×10-10m,故比较稳定,因而稀硫酸中的硫原子没有氧化性,起氧化作用的是硫酸电离出的H+。
二、为什么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往往会产生黑色物质?
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溶液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 + 2H2SO4(浓)
而实际上做这个实验时往往产生黑色沉淀物,有时由于沉淀物的掩蔽,看不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这是什么原因呢?部分老师认为是由于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产生的黑色沉淀物是CuO,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CuO是碱性氧化物,它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H2SO4
因此,CuO在硫酸中是不能存在的。铜与浓硫酸作用能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Cu + 2H2SO4(浓)
5Cu + 4H2SO4(浓)
反应的温度都在273K~543K,但反应②在273K~373K时反应趋势增加,373K~543K时反应趋势减小。而且反应②中生成的黑色Cu2S可以进一步被浓硫酸氧化。
Cu2S + 2H2SO4(浓) = CuS + CuSO4
生成的CuS也是黑色物质,它也可以被浓硫酸继续氧化。
CuS + 2H2SO4(浓) = S + CuSO4
CuS、Cu2S的溶解度很小,虽能被浓硫酸氧化,但这种氧化反应是很弱的。正因为这样,CuS、Cu2S在反应中会沉淀出来,所以黑色沉淀物是CuS和Cu2S的混合物。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们在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对反应混合物可采用迅速加热至100℃以上(或先对浓硫酸进行预热,当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再插入铜丝)的方法,以减少铜的硫化物生成,提高实验效果。
三、为什么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锌粒表面常会出现黑色?
通常在实验室制氢气时所用锌粒都是不纯的,在锌内常含有Pb、Sn、Cu等杂质,当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锌不断消耗,而锌中许多不活泼的金属杂质微小的颗粒暴露在表面而呈黑色,看起来好像是锌变成黑色了。此外,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后,锌的表面不再平滑光洁,而是凹凸不平,还有很多细小的锌等金属颗粒附着在表面,由于颗粒细小,减弱了对光的反射作用,增强了对光的吸收能力,从而使表面呈现黑色。
二氧化硫与硫化钠溶液反应时,根据反应条件特别是二氧化硫的量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
1、问题来源 2023年浙江6月选考T9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因为硫离子和二...
...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分界线 我们所说的具有典型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浓硫酸,指的...
稀硝酸比 浓硝酸 更稳定,不能够简单的理解浓度因素,实际上硝酸浓度越高,越不稳定,...
HSCN有硫氰酸(H - S - C ≡ N)和异硫氰酸(H - N = C = S)两种结构;但硫氰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