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一)利用稀释过程中 c (H + ) 或 pH 变化的不同进行比较: [例 1 ] 将 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的 m 倍和 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 pH 相同, m 和 n 的关系是( ) A. m = n B. m > n C. m < n D. 无法确定 解析 :盐酸和醋酸在稀释过程中 c (H +...
1.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及能否使指示剂变色时,要考虑盐类水解; 2.判断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时,要考虑盐类水解; 3.盐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时,要考虑盐类水解; 4.盐与活泼金属、不溶性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时,要考虑盐类水解; 5.加热某些盐溶液或结晶水合物时,要考虑...
周生昌 1. 电中性原则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各种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的总和等于各种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的总和。该原则适用于溶液中所有阴、阳离子间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题型。 例:在 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2. 物料守恒原则 电解质溶于水时,某一组分的原始...
在学习《电解质》溶液这一章时,很多学生对如何正确比较微粒浓度大小感到困惑,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三个观点即全面观点、矛盾观点、守恒观点考虑问题,能有效地澄清疑点,突破难点。 一、全面观点 即要全面分析微粒(分子和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行为...
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历年高考化学的必考题型之一,该类试题多为选择题,基本上有两大类型:一是用 > 或 < 表示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顺序;二是用 = 表示离子浓度之间的确切数量关系.解答该类试题的主要依据是 ① 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② 溶液的酸碱性、 ③ 原子...
一、思维基点 1 、溶液的均一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溶质浓度和溶质的电离相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2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盐类水解的实质、酸碱性强弱。 3 、电离平衡常数及水解平衡常数的数值范围: K << 1 ;弱电解质溶液:未电离量>>已电离量;盐类水解:未水...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试说明下列情况会使测 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液体进行滴定;( )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 )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
守恒法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进行比较 杨柳青一中 特级教师 韦芳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是中学化学中常见问题。这类题目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等,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如...
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③酚酞8.2~10、现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 A.都可以用B.只能用③C.可以用①或②D.可以用②或③ 这是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理科综合选择题的10小题。这是...
一、定义型(指单一溶质的溶液PH的计算) 实质:解题的关键是求[H + ]是电解质已电离出的H +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各种情况下的 [H + ]:对于酸(H n A),浓度为C。当其为强酸时:[H + ] =nC;当其为弱酸时:[H + ]=aC(a为电离程度);对于碱(B(OH) n ),浓度为C。...
弱酸也可以制备强酸!!! 比如向 CuSO 4 溶液中加入 H 2 S 溶液生成 CuS 黑色沉淀和 ...
氧化还原滴定法: 1.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
问题1: 在酸溶液中,H + 和OH - 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
电离平衡常数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必考考点,常考查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酸的相对强弱...
...
一、原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 H 2 O H + +OH - 1.25 ℃, → c (H + ) H2O = ...
...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化学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