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
...
...
1、问题提出 2011年第3期《化学教学》中刊登了张英锋等老师 的一篇文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与 探讨”,文中提到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 (1) 例如:2Cu+S == Cu 2 S,Cu+Cl 2 == CuCl 2 ,所以, 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2) 非常完美的结论:Fe+S = ...
(1)原子质量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 1 1 H、 8 16 O、 17 35 Cl等。某核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不用千克作单位,否则所得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如一个 1 1 H原子的质量是1.6732×10 -27 kg,1个 16 O原子的质量是2.657×10 -26 kg 等等。...
氮元素的性质是由氮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氮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核外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得电子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强的非金属性,因此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而氮分子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主要是键能)决定的。氮分子是由 2 个氮原子共用 3 对电子而形成的,氮分...
在卤素分子内原子间是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在分子内仅存在着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的变形性逐渐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强。因此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按F—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大。...
核外电子排布简单规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大小判断规律。...
分析: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大多数 情况的确如此,但O 3 是完全由非极性键组成的, 如果说它是非极性分子,却是错误的。 实际上判断一种物质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 分子,应该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而正负...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 性的比较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少教师 和学生很容易走人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 践,将一些常见的误区归纳如下。 误区1:非金属单质A可置换出非金属单质B,A非金属性定大于B。 例1可用化学方程式2C+SiO 2 =Si +2C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6月第1版2024年7月第8次印刷P 10 3 讲解卤素单质与氢...
冰在0℃开始融化。这是本家都熟悉的事儿。 然而,世界上竟有热冰它在3.8℃方才融化! ...
1. 为什么 HF 分子间氢键比 H 2 O 分子间氢键强,而 HF 的沸点却比 H 2 O 的低? 由于...
1、为什么氧、氟没有最高正价?(朱朝宇) 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理论上没有哪种物...
1.如何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也是静电作用? 首先,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存在...
【关于化学键(Chemical bond)】: 化学键(Chemical bond)实质上是电性的微观作用...
...
准金属(metalloid),又称为半金属(semimetal),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物质。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