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定义
1.pH
pH = –log[H⁺]
pH是衡量溶液整体酸碱度的指标,具体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其数值大小直接反映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如pH=7为中性,pH<7为酸性,ph>7为碱性)。
2.pKa

pKa是衡量酸释放氢离子(H⁺)能力的指标,具体指酸的解离常数(Ka)的负对数,其数值仅由酸本身和温度决定,能反映酸释放H⁺的难易(如pKa越小,酸的酸性越强,越易释放H⁺)。
二.实际应用
1.pH的实际应用:反映具体溶液的酸碱性
pH的核心是“衡量某一特定溶液的酸碱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浓度下,溶液pH不同;不同物质在相同浓度下,pH也会因酸性强弱差异而不同。
例子1:同浓度下,强酸与弱酸的pH差异
取25℃时0.1mol/L的盐酸(强酸) 和0.1mol/L的醋酸(弱酸) :
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解离,[H+] = 0.1mol/L,代入公式得 pH = -lg(0.1) = 1;
醋酸是弱酸,仅部分解离,[H+]≪ 0.1mol/L,计算得 pH ≈2.88。
可见:同浓度下,强酸溶液的pH更小,酸性更强,这正体现了pH“直接反映溶液当前酸碱性”的作用。
例子2:同一弱酸(醋酸)不同浓度的pH变化
取25℃时1mol/L的醋酸和0.01mol/L的醋酸:
1mol/L醋酸中,[H+] 更高,计算得 pH ≈ 2.38;
0.01mol/L醋酸中,[H+] 更低,计算得 pH≈ 3.38。
可见:同一物质的溶液,浓度越低,pH越大(酸性越弱),进一步说明pH是随溶液状态(浓度)变化的“变量”。
2.pKa的实际应用:判断酸的固有酸性强弱
pKa的核心是“衡量酸本身释放H⁺的能力”,同一酸在固定温度下pKa固定,与浓度无关;不同酸的pKa对比,可直接判断其酸性强弱。
例子1:醋酸的pKa——体现弱酸的固有属性
25℃时,醋酸的解离常数 Ka ≈ 1.8×10-5,代入公式得 pKa = -lg(1.8×10-5) ≈ 4.76。
无论醋酸溶液浓度是1mol/L还是0.01mol/L,25℃下其pKa始终是4.76,这正体现了pKa“由酸本身和温度决定,与浓度无关”的“定值”属性。同时,pKa=4.76说明醋酸是弱酸(pKa越小酸性越强,强酸pKa极小),释放H⁺的能力较弱。
例子2:盐酸与醋酸的pKa对比——判断酸性强弱
盐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解离,其 Ka 极大(约 1×106),计算得 pKa ≈-6(数值极小,通常忽略);醋酸pKa≈4.76。
可见:盐酸的pKa远小于醋酸,说明盐酸释放H⁺的能力远强于醋酸,因此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这正是pKa“反映酸释放H⁺难易”的核心作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pKa快速判断酸的强弱,如比较醋酸与碳酸的pKa,能解释“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制CO₂”的原因:醋酸pKa更小,酸性更强)。
三.pH与pKa的联系
酸在 pH= pKa的溶液中解离一半。在 pH 高于酸的pKa的溶液中,酸较多地以其共轭碱 (A−) 存在,在 pH 低于酸的 pKa的溶液中,酸较多地以 HA存在。由此可解释为何强酸制弱酸。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一.定义 1.pH pH=–log[H] pH是衡量溶液整体酸碱度的指标,具体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溶解度(Solubility)与溶度积常数(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ksp密切相关,但二...
【导读】与第一电离能定义相反(并非严格互逆过程),第一电子亲和能是指基态的气态原子...
【导读】 根据 质子酸碱 理论: 酸是 质子的给予体 , 给出质子 (H ) 的物质 ; 碱是 ...
电离概念是中学一个基本概念,用以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其...
1. 如何理解 “ 水解 ” 反应的概念? “ 水解 ” ,顾名思义,可理解为 “ 某物质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