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一般情况】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 2 O+H 2 O≒H 3 O + + OH - ,简写为H 2 O≒H + + OH - ,是一个吸热过程。 水的电离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极难发生,大约55.5×10 8 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
误区一 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大,其溶解度越大 误区二 Ksp大的沉淀能转化为Ksp小的沉淀,Ksp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Ksp大的沉淀 误区三 溶解度大的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沉淀,溶解度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溶解度大的沉淀 小结...
问题1、Ksp与 溶 解 度 (S)哪 一 个 更 科 学、更 准确?为什么先学习了S 后又要学习Ksp? 对于任何“固体—液体”混合体系而言,结晶(沉淀)—溶解平衡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当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浓度较小时,主要发生溶解过程,当溶液中粒子浓度过大时,则主要...
问题1、“完全中和”的含义是什么?酸与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7吗? “完全中和”是一个概念,指酸与碱恰好反应生成盐,与此时溶液是否恰好呈中性(pH=7)无关。如果HCl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NaCl,pH=7;如果HCl与NH 3 ·H 2 O完全反应,生成NH 4 Cl,pH<7;如果CH 3 COO...
滴定分析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滴定分析可算是实验室中最最常用的定量方法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滴定分析法。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反应必须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
因为碳酸氢钙在水溶液中是不能高浓度存在的,浓度稍高就会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是次氯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主要反应确实是: NaClO + H 2 O + CO 2 = NaHCO 3 + HClO 反应生成物之一是碳酸氢钠的原因,确实是因为次氯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这与...
电离平衡常数也叫电离常数,常用来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K值大,电离程度大,对应的 弱酸(碱)的酸(碱)性相对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电离常数往往会体现出多面性,只要我们稍加运用,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解惑一:越稀越电离 在学习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芦老师,作者:芦峰 多数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金属阳离子与弱酸根阴离子发生强烈双水解时,金属阳离子得到氢氧化物,酸根得到对应的弱酸。很多同学还会去死记硬背能够强烈双水解的离子,如: Al 3+ 与C O 3 2 - 在水中生成Al(OH) 3 Al 3+ ...
一、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定义要点: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 + (aq)+OH - (aq)====H 2 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 -1 ,而弱...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3个易失分点 (1)误认为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如向CH 3 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CH 3 COOH的电离程度减...
1、 碳酸氢钠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 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推导的公式从表面上看c(...
溶解度和溶度积换算 溶解度和溶度积均可以定量表示难溶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度与溶度积...
...
酸碱滴定法 强酸滴定强碱的反应 强酸滴定弱碱的反应 混合碱的滴定(双指示剂法+滴定突...
【学生疑问】 教材上有两个实验,一个是 AgI 转化为 Ag 2 S,一个是 Mg(OH) 2 转化为 ...
25 ℃ 时, K a1 (H 2 S)=1.1 × 10 -7 ; K a2 (H 2 S)=1.3 × 10 -13 . (高等教育...
沉淀转化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之一。 对于溶度积较大的沉淀转为溶度积较小的沉淀这类...
1.实例 常温下,用0.100 0 mol·L -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C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