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题型突破>实验题>

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来源:未知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所属专题: 高考实验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 1、实验基础试题所考查的重点是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判断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是否正确,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两种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其中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一、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

1、实验基础试题所考查的重点是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判断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是否正确,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两种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其中,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离子检验或物质鉴别是高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能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实验题及工艺流程题必然出现的环节,高考中可以单独以图表形式的选择题考查,也可以在综合实验题或工艺流程题中考查。

2、高考综合实验题的命题特点:知识容量大、出题素材新、考查角度广、综合程度高。纵观近几年全国卷中的综合实验题:①涉及的题型有物质制备实验题、性质探究实验题、定量测定实验题等。②考查的角度有仪器的识别与应用、物质的制备、除杂与分离、物质的性质探究与验证、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描述、实验结论的评价与计算等,常以实验流程图的题干形式给出信息。

(1)探究型实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验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化学实验探究题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中的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处理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假设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推理,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探究型实验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定量测定型实验题是高考实验题的必考点,大多数情况是以定量实验的大题出现,有时也会在某实验题的最后涉及物质纯度或产率的计算。定量测定型实验题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及其迁移、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

(3)制备类实验题常以陌生度较高的情景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对实验技能的考查较为全面,近几年高考出题者比较青睐有机物制备类实验。此类试题主要从实验条件的控制与分析、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原理的理解、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综合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二、高考综合实验题解题思路

(1)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具体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科网

(2)定量测定型实验的基本思路:确定测定的数据→确定测定原理→设计测定步骤→记录测定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3)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目标产品→选择原料→设计反应路径→设计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分离、提纯产品。

三、实验试题的思维建模

1、“五查法”速解装置图评价题

(1)查实验装置中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统一。

2、测定实验中“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试剂测量体积。

(1)称量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 g,精确度要求高的实验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0.000 1 g。

(2)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精确到0.1 mL,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精确到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3)气体除了可以测量体积外,还可以称量质量。称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吸收气体前后的质量。

(4)用广范pH试纸(测得整数值)或pH计(可精确到0.01)直接测出溶液的pH,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

(5)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气体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因为数据“离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3、实验题中涉及的计算主要有:样品的质量分数或纯度的计算,物质的转化率或产率、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的计算。

(1)计算公式。

①n=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N=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n=cV(aq)

②物质的质量分数(或纯度)=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100%

③产品产率=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100%

④物质的转化率=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100%

(2)计算方法——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常应用于一步反应或分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中,利用该法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运算过程,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一步反应中可以直接找出反应物与目标产物的关系;在多步反应中,若第一步反应的产物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将某中间物质作为“中介”,找出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4、高考中常见实验条件的控制

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常见的操作

思考方向

加过量试剂

使反应完全进行(或增大产率、提高转化率)

加氧化剂(如H2O2)

氧化还原性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种离子

通入N2或其他惰性气体

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

末端放置干燥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调节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抑制水解(或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控制温度

(水浴、冰浴、油浴)

①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②使化学平衡移动;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④控制反应速率;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⑤升温:促进溶液中的气体逸出,使某物质达到沸点而挥发

⑥加热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

⑦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

⑧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挥发;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洗涤晶体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

④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分离、提纯

①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

②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解答有关表格分析型实验题的思维模型

第一步: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法原理应用型”等的哪一类型。

第二步:认真阅读表格要素,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判断“目的—仪器—试剂”的合理性。

(3)判断“仪器(或用品)”与“实验”的对应性。[来源:学,科,网]

(4)判断“分离、提纯方法”与“原理”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逐项判断,不遗漏任何信息,多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6.实验设计题答题策略

(1)细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境(或题目所给的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洁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过程:弄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操作的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弄清实验操作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5)写答案:根据分析,结合题目要求,规范书写答案。

7.实验数据分析或处理的方法与策略

(1)数据的测定方法

①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最后进行相关计算。

②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的纯度。

③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最后进行相关计算。

④滴定法

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再进行相关计算。

(2)实验数据统计与整理的一般方法

①数据的表格化

A.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应记录的项目:所测的物理量。

B.注意数据的有效数字及单位和必要的注解。

C.设计好的表格要便于数据的查找、比较,便于数据的计算和进一步处理,便于反映数据间的关系。

②数据的图像化

图像化是用直线图或曲线图对化学实验结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果进行处理的一种简明化形式,适用于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的情况。图像化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明了。

(3)实验数据筛选与处理策略

对实验数据筛选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为“五看”:一看数据是否符合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如用托盘天平测得的质量的精确度为0.1 g,若精确度值超过了这个范围,说明所得数据无效;二看数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所得的数据明显超出误差允许范围,要舍去;三看反应是否完全,是否是不足量反应物作用下所得的数据,只有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应用;四看所得数据的测量环境是否一致,特别是气体体积,只有在温度、压强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运算;五看数据测量过程是否规范、合理,错误和违反测量规则的数据要舍去。

(4)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策略

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选好数据。一般方法是比较数据,转变物质,分析利弊,确定方案。

①对数据进行比较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注意比较数据的交点与重合区。

②转变物质是实现实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一些物质提纯与制备的问题中,往往会提供一些物质沉淀的pH范围,物质的沸点、密度、溶解性等表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数据。在多数情况下,一些物质的相关数据是有重叠的,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一般可通过转变物质来解决(如CH3COOH与CH3CH2OH的沸点很接近,要分离二者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将CH3COOH转变为CH3COONa的方法,增大其与CH3CH2OH沸点上的差异,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③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除了涉及是否能够通过相应反应来实现实验目标外,还涉及经济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效益的问题,在原理、环保等方面差异不大时,选择廉价原料完成相应的实验就成为首选。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