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初中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概括和梳理出中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况。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水面上升的现象……。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后
不少同学在描述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时,往往顺序颠倒,说成“紫色石蕊使盐酸变红”、“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变浑浊”等。究其原因,没有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需要教师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教学。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顺序与实验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通、点、熄、停”四步,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因此,在做每一个实验时,要弄清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实验现象的描述才具有科学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
...
1.测溶液pH的操作 用玻璃棒(干燥洁净)取少量待测液点在干燥的(不能湿润) pH试纸上,待...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且月考越...
1.亚氯酸钠(NaClO 2 )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自来水、污水等水环境...
一、解题要点: 1、防氧化: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易还原性产品被氧化; 2、绿色意识...
化学的实验基本操作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看似简单,但回答必须要规范,今天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