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Cl - 的外层具有四对孤电子对,所以可做为配体,与 盐类化合物形成配位化合物。 例如 CuC l 2 ,以固体形式存在或在浓盐酸或 NaCl浓溶液中,呈现深黄色,原因是其中有[CuCl 4 ] 2 - 的存在。将 CuCl 2 固体溶解于大量水中,或将其浓溶液加水稀释,则溶液逐渐由黄色到绿...
超分子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 超分子化学 的概念和术语则是在1973年提出。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J. M. Lehn 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学”这一概念, 他指出: “ 基于 共价键 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 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
...
“等电子体”指的是等原子数且等(价)电子数的分子或和离子(其中原子数可不包括氢原子)。教学中不妨先将那个“价”字去掉,然后考虑F-Cl、O-S、N-P、C-Si互换,价电子数不会出错。当然也有不能互换的,比如CO 2 不能换成SiO 2 。 那些课本中没有或学生闻所未闻的离子...
首先肯定,无论是醛还是酮,分子间是没有氢键的,因为醛基上的氢原子连在碳上,酮更没有形成氢键的氢原子。 把醛或酮溶于水有氢键形成吗?这个要看具体物质了。 1.甲醛溶于水,没有氢键。 估计这个说法与大多数老师的经验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是,甲醛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加...
相似相溶是人们在总结大量溶解性事实后而得出的规律,人教选必二中对此有以下描述: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简单溶解的过程。溶质A溶于溶质B,大概过程是A进入B后,A散开,B也散开,然后A和B大体混匀在一起,就像把红豆和绿豆混在一...
NO 2 - 作为配体 时, 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电子 对 与中心原子配位;另一是氧原子提供孤电子 对 与中心原子配位。前者称为硝基 负离子 ,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离子 。 [Co ( NH 3 ) 5 NO 2 ]Cl 2 就有两种存在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如下: 例: [20...
什么是氢键? 01氢键的形成及其本质 与吸引电子能力极强的元素(F、O、N等)相结合的氢原子,由于这些元素的吸引电子能力极强,导致键的极性太强,使共用电子对极大地偏向于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而氢原子几乎成了不带电子、半径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它会受到相邻分子中...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全国乙卷 ) 化学 【2022全国乙卷】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B 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 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 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 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除采用s-p型杂化外,还可以采用s-p-d型或d-s-p型杂化。 1.s-p-d型杂化 ns轨道、np轨道和nd轨道一起参与的杂化称为s-p-d型杂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sp 3 d杂化 sp 3 d杂化轨道是由1个ns轨道、3个np轨道和1个nd轨道组合而成的,它的特点是5个杂化轨...
1mol 氨中氢键数量分析 一、氢键形成机制 NH分子结构 H原子作为氢键供体(需与高电负性...
二氧化氮(NO)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杂化,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 n (的价层电子对数...
...
【导读】 以下是快速判定氢键强弱的基本原则,实际案例中经常会进一步考虑综合因素的...
根据价电子互斥理论, ClO 2 中氯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计算为 3.5,理论上应倾向于 sp...
【导读】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来源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①一般情况下,极...
PH3与PF3两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及孤对电子数都相同,F原子的电负性比H的电负性更大,P-...
硫氰根离子(SCN)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时,硫原子和氮原子都有可能给出电子对。 当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