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19世纪中叶,化学家们注意到有机化合物如此繁多而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则屈指可数,于是引起他们的思考:这几种元素以什么方式构成这么多性质迥异的化合物?当分子、分子量的概念逐步确立以后,人们又发现有机化合物较之无机物往往有大得多的分子量,道尔顿的原子结合最简原...
由于西欧的蒸馏技术在16世纪就已经相当完善,在18世纪已经用蒸馏手段分离、提取到了一些相对较纯的有机化合物,早期的有乙醇、乙醚、丙酮、安息香酸、琥珀酸、乙酸和甲酸。18世纪中叶以后,尤其以瑞典化学家舍勒的工作成果最为卓著。他从天然有机产物中用钙盐沉淀法提纯、制...
进入19世纪后,新发现的元素急剧增多;工业迅速发展;地质矿藏的研究和开发所面对的矿物岩石日益广泛,成分更为复杂;物料中微量组分的研究也提到日程上来。18世纪以吹管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定性分析方法已远不能满足要求,有限的几种溶液中的定性鉴定反应,也难以检验试样中众多...
18世纪,物理学家已经对静电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例如区分了正电和负电、导体和非导体;发明了巨大的起电器和有效的贮电瓶──莱顿瓶;弄清了正负电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量、两极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了静电感应现象;发明了验电器等等。化学家则发现了电火花可以引起氢氧、氮...
氧化学说 1772~1785年间,法国化学家A.-L.拉瓦锡对一系列燃烧现象进行了周密的定量研究,并从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那里了解到从氧化汞制取氧气的方法,于是提出了正确的关于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彻底批判了燃素说,从而把倒立在燃素理论基础上的化学理论端正了过来;并确认...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 14世纪以后,欧洲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出现,它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这种生产方式又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改进,提出了技术革新和使用机器的要求,于是各种机械装置纷纷出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印刷...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火药出自炼丹家之手,后为军事家所利用,得到发展和改进,于是先后出现了燃烧性火药和爆炸性火药。火药的发明大约在唐代中期,到唐代后期才开始应用于军事。 ① 古代火药的成分:中国古代早期火药的基本成分为硝石(硝酸钾)、硫黄和含碳物质...
中国古代在染色、医药、炼丹术中都曾广泛地应用各种矾,包括绿矾(FeSO 4 ·7H 2 O,又名青矾,用于染黑,所以又称皂矾)、白矾[KAl(SO 4 ) 2 ·12H 2 O,又名明矾]、黄矾〔KFe 3 (SO 4 ) 2 (OH) 6 〕、胆矾(CuSO 4 ·5H 2 O,唐代以前称石胆)。 ① 绿矾:为中国制取和应用...
中国古代医药和炼丹术中很早就利用了含砷矿物,其中有雄黄(As 2 S 2 )、雌黄(As 2 S 3 )、 礜 石(FeAsS)、砒黄(不纯的砒石)等;后来又利用了信石(As 2 O 3 ,信州产者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所记载的医方中有“冶 礜 石”和“燔雄黄”,是在空气中焙烧 礜 石和...
商代的墓葬中发现有各种铅器和铅戈,说明中国当时已会炼制和使用铅。炼丹术中也常将铅及其化合物作为实验对象。 ① 铅粉:中国最早的人工铅制剂是铅粉,即碱式碳酸铅。铅粉的出现可能始自殷代,因为当时用铅器贮酒,低浓度的酒易发酵变为乙酸,乙酸与铅作用生成的乙酸铅...
硫酸铜水溶液为什么是蓝色的,酸、碱、盐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这是很容易理解和回答...
17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
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 一、阿佛加德罗的一生 化学家阿佛加德罗( Avogadro,A.1776-185...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元素一共有92种,世间的万物都有这些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周期表中零族元素有氦、氖、氩、氪、氙和氡一共六种,它们都是气体。 六种稀有气体元...
1 H 氢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731-1810)发现 2 He 氦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逊(18...
在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中,学习还原反应时一定会提到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反应,...
个人简历 大家好!我叫化学。 在此呈上我的个人简历。 请您多多关照! 证件照 个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