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影响脂肪族羧酸酸性的因素: ( 1 )连有 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基团 ,使 酸性增强 ;连有 给电子诱导效应效应的原子或基团 ,使 酸性减弱 。 图 1 吸电子诱导效应 ↓,酸性↓ 图 2 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 图 3 诱导效应与距离成反比 ( 2 )与羧基存在 共轭效应的基团 ...
酸性强弱的比较 一、 诱导效应和共效应 诱导效应: 一般存在于 σ 键中,通过原子间电负性的差异而导致键的极性改变,从而使整个分子电子云发生移动 。诱导效应 属于短距离效应,一般 传递 3 个碳原子后基本消失,其极化变化方向单一。 烷基的诱导作用强弱规律是:碳链...
1. 作为同一主族且在周期表里相邻的元素,为什么氮元素的单质为 N 2 分子而磷元素的单质则是 P 4 (白磷) ? 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同主族的氧元素和硫元素,其单质分子结构也有很大不同——氧元素的单质有 O 2 和 O 3 等小分子,而常温下硫元素的稳定单质则主要是...
1. 氢键是一种怎样的作用力?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氢键这个概念? “ 氢键 ” 不是化学键,它只是一类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概念的提出,是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让我们以 IVA-VIIA 族元素氢化物沸点( ...
(1)概念: 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N、O、F) 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 N、O、F)之问的作用力。如水分子问的氢键如下图所示。 (2)表示方法: A—H…B一(A、B为N、O、F“一” 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 (3)分类 (4)属性: 氢键不属于化学...
复盐 在配合物的概念确立以前,人们把所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盐都称为复盐(double salt),如 KMgCl3·3H2O(光卤石)、KAl(SO4)2·12H2O(明矾)、Na3AlF6(冰晶石)、Ca5(PO4)3F(磷灰石)、Al2(SiO4)F2(黄玉)等。普遍认为,若一种复盐在其晶体中和在水溶液中都有络离...
我们在第二章第三节中学习了氢键,知道了HF、NH 3 、和H 2 O之间都能形成氢键,氢键的形式一般表示为X-H···Y。水之间形成的氢键就是H-O···H,氨气和氨气之间的形成的氢键就是N-H···N。那么NH 3 和H 2 O之间形成的氢键是什么呢? 按理来说,应该是有N-H···O...
Cl - 的外层具有四对孤电子对,所以可做为配体,与 盐类化合物形成配位化合物。 例如 CuC l 2 ,以固体形式存在或在浓盐酸或 NaCl浓溶液中,呈现深黄色,原因是其中有[CuCl 4 ] 2 - 的存在。将 CuCl 2 固体溶解于大量水中,或将其浓溶液加水稀释,则溶液逐渐由黄色到绿...
超分子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 超分子化学 的概念和术语则是在1973年提出。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J. M. Lehn 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学”这一概念, 他指出: “ 基于 共价键 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 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
...
[2025湖北新八校2月卷] 8 . 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
含氮(N)的杂化化合物是指氮原子通过轨道杂化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氮原子的电子构型...
在化学中均裂和异裂是共价键的断裂的两种主要方式,其决定因素不同:均裂主要由键能决...
通常而言,同主族元素形成的X-X键,自上而下,键长逐渐增大,键能逐渐降低。 根据元素...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的课程。实验用化学事实充实了理论课的学...
能否形成氢键的“视点”:一看有无电负性...
1mol 氨中氢键数量分析 一、氢键形成机制 NH分子结构 H原子作为氢键供体(需与高电负性...
二氧化氮(NO)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杂化,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 n (的价层电子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