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
五水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中存在多种化学键,主要包括: 离子键 存在位置: 铜离子 (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之间。 形成原因: Cu2+带正电荷, SO42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由于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配位键 存在位置:铜离子( Cu2+)与四个水分子之间。 形成原因...
【导读】 以下是快速判定氢键强弱的基本原则,实际案例中经常会进一步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而非简单单一因素。 ①看供体原子 : FONCl (电负性优先,原子半径次之) ②看受体原子 : 受体电负性越高,氢键越强(如 ONCl ) ③看键长和角度 : 键长越短、越接近线性,氢...
根据价电子互斥理论, ClO 2 中氯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计算为 3.5,理论上应倾向于 sp 3 杂化。然而,实际情况是氯原子采用 sp 2 杂化,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理解: 大π键的形成:在 ClO 2 分子中,氯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三中心五电子的大π键。这种大π键的形成...
【导读】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来源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①一般情况下,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 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 ③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
常见形成π键的轨道如下: p-p π键:最常见,如乙烯、氧气 d-p π键:常见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如四羰基合镍 d-d π键:常见于某些金属化合物,如八氯化二铼 f-d π键:较少见,某些锕系元素的配合物中理论上存在 离域π键(大π键):常见于多原子分子,如苯、吡啶、二氧化硫 1. p-...
PH3与PF3两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及孤对电子数都相同,F原子的电负性比H的电负性更大,P-F成键电对靠近氟原子P,理论上应是PH3键角大于PF3,但事实上确完全相反, 查阅资料,发现PH3键角小于PF3,PF3分子中由于F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占有P原子的3d空轨道, 形成p-dπ配键,增...
硫氰根离子(SCN)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时,硫原子和氮原子都有可能给出电子对。 当和一些软酸型金属离子(如Hg)配位时,主要是硫原子给出电子对。这是因为软酸型金属离子易与半径较大、易变形的配位原子(如硫原子)结合,硫原子的外层电子云相对更易变形,更易与这类金属离子形...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服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从右到左,为“某化某”(阴离子为简单离子)或“某酸某”(阴离子为复杂离子),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配位化合物由内界配位离子和外界离子组成, 当配位离子为阳离子,先命名外界阴离子。某化(或某酸)+配位离子名称; 当配位离...
首先肯定,无论是醛还是酮,分子间是没有氢键的,因为醛基上的氢原子连在碳上,酮更没有形成氢键的氢原子。 把醛或酮溶于水有氢键形成吗?这个要看具体物质了。 1.甲醛溶于水,没有氢键。 估计这个说法与大多数老师的经验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是,甲醛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加...
[2025湖北新八校2月卷] 8 . 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
含氮(N)的杂化化合物是指氮原子通过轨道杂化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氮原子的电子构型...
在化学中均裂和异裂是共价键的断裂的两种主要方式,其决定因素不同:均裂主要由键能决...
通常而言,同主族元素形成的X-X键,自上而下,键长逐渐增大,键能逐渐降低。 根据元素...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的课程。实验用化学事实充实了理论课的学...
能否形成氢键的“视点”:一看有无电负性...
1mol 氨中氢键数量分析 一、氢键形成机制 NH分子结构 H原子作为氢键供体(需与高电负性...
二氧化氮(NO)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杂化,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 n (的价层电子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