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晶体结构中的配位数应是:如NaCl晶体,离钠离子最近的氯离子的个数就为钠离子的配位数。离子晶体中最等距离且最接近的带异性电荷的离子;其他晶体是等距离且最接近的粒子数目。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数是指“电子给予体——含有孤电子对”的个数,如[Cu(NH 3 ) 4 ] 2+ (...
配位键是共价键的一种,只是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由单方面提供而已。配位化合物指的是金属离子与配体(除水以外)形成配位键的化合物。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配合物,如氯化铵。 习惯上不认为四水合铜离子是配合物。...
HF的沸点比NH 3 高的原因为F电负性强于N,形成的分子间氢键:HF>NH 3 ,沸点就相对高了。但是HF分子间氢键强于水,为啥HF的沸点又低于水?应该从氢键的数目和强弱两个方面去综合考虑。可类比一根粗绳提物和两根细绳提物。...
对于多中心原子的分子,VSEPR理论在预测空间结构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能够提供中心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用于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如:C 2 H 6 、C 2 H 4 、C 2 H 2 、C 6 H 6 、N 2 H 4 、N 2 O 4 、HN 3 等。以其中的一个中...
VSEPR理论起先是由Lewis理论延伸得到。因此VSEPR理论认为,O在作为配位原子时,需与中心原子形成双键。即O提供一对电子,中心原子也提供一对电子。(当然这样分析,分子内的成键情况可能与其他共价键理论分析得出的成键情况有所不同。)双键当作单键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认...
...
杂化轨道理论是高中化学新添加的内容,部分学生对于杂化轨道理论理解的不是十分充分,对此往往十分痛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杂化轨道理论,我主要从杂化轨道理论提出的原因、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和杂化轨道理论的解题思路来分析理解杂化轨道理论。...
一小撮食盐投入到可乐汽水中,居然引起汽水急剧喷出,貌似浓硫酸与水混合后造成的暴沸!这是南京外国语学校两个九年级学生在探讨物质溶解现象时,无意的玩闹却看到这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向我请教这个问题时,认为是氯化钠溶解于水放热导致。 但是,氯化钠溶解过程中由于...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三种:sp 3 、sp 2 和sp杂化轨道。 (一)sp 3 杂化轨道 成键过程中,碳的2S轨道有一个电子激发到2P z 轨道, 3p轨道与一个s轨道重新组合杂化,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sp 3 杂化轨道。形状类似葫芦形,碳原子核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sp 3...
化学上常涉及“活泼性”和“稳定性”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金属(或非金属)的活泼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酸的稳定性”等等。在必修课的学习中我们没有进行仔细区分,但是选修3关于共价键参数中给了一系列键能数据,特别是卤素单质的键能数据,不追究还...
[2025湖北新八校2月卷] 8 . 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
含氮(N)的杂化化合物是指氮原子通过轨道杂化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氮原子的电子构型...
在化学中均裂和异裂是共价键的断裂的两种主要方式,其决定因素不同:均裂主要由键能决...
通常而言,同主族元素形成的X-X键,自上而下,键长逐渐增大,键能逐渐降低。 根据元素...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的课程。实验用化学事实充实了理论课的学...
能否形成氢键的“视点”:一看有无电负性...
1mol 氨中氢键数量分析 一、氢键形成机制 NH分子结构 H原子作为氢键供体(需与高电负性...
二氧化氮(NO)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杂化,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 n (的价层电子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