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分子极性的强弱是用偶极矩(μ)来度量的,偶极矩即等于偶极长(d)和偶极上一端电荷(q)的乘积。即: μ=qd 偶极矩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偶极矩可用实验方法测定。因为分子中原子间距离的数量级为10 -10 m,电荷的数量级为1.6×10 -19 C,所以偶极矩的...
在基础有机化学中,曾经利用氢键解释醇和其它一些化台物的沸点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获得了很大成功。然而氢键的存在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两方面,而且也不只局限在醇和酚等几类化合物中。事实上,氢键既存在于液体中,也存在于气体、晶体、溶液等各种状态中,且支配着化合物...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物质是热胀冷缩的,所以温度越高,物质的密度越...
分子间作用力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电性的吸引力,因此考察分子间作用力的起源就得研究物质分子的电性及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力。 (1)取向力 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
当盐溶解在水中时,阴离子和阳离子会分别吸引极性水分子的正极和负极一端,从而形成水合离子。阳离子通常都比阴离子小,所以与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远比阴离子强,能形成比较稳定或相当稳定的水合离子,以致有些盐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内仍带有一定个数的水分子。 阳离...
分子间作用力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电性的吸引力,因此考察分子间作用力的起源就得研究物质分子的电性及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力。 (1)取向力 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
离子极化与影响元素 离子极化理论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 离子极化理论认为:离子化...
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若共用电子对只是由一方原子提供电子,而非来自双方原子,这样...
p区元素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非金属含氧酸的游离酸不能稳定存在,但是它们...
不是的。 只能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被称为单齿配体,如H 2 O分子、...
磷的含氧酸共有四种: 磷酸(H 3 PO 4 ),结构式 :三元中强酸,非氧化性的酸,难挥...
对于典型的离子晶体来说,位于晶格结点位置的微粒是正负离子,但是稳定的离子晶体一定...
离子极化是美国无机化学家 法扬斯,K.KasimirFajans (1887~1975) 于 1913 年提出的,...
离子极化会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极化程度愈大,颜色愈深。 我们看到的物质五彩斑斓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