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一、NaOH 1、向AlCl 3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 3+ +3OH - ==Al(OH) 3 ↓ (2)Al(OH) 3 +OH - ==Al O 2 - +2H 2 O 若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 3 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一、常见无机物性质和用途 1、氢元素(H) (1)H 2 :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燃料电池 (2) 2 1 H和 3 1 H用于制造氢弹 2、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碳元素(C) (1)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制钻头 (2)活性炭:去...
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2.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3.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为了使方程式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就需要对其进行配平。 在化学学习中,方程式配平是高考必考的一项内容,然而,你不会~不会~不会!那就快来看看学霸们都是怎么做的吧!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
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以下从两大方面谈几点比较物质沸点高低的方法。 一. 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沸点高低 1. 据碳原子数判断 对于有机同系物来说,因结构相似,碳原子数越多,分子越大...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注意防范 (1)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一种思维模式 (2)钠的性质的2点注意 ①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且该变化为物理变化。鉴别Na、K利用焰色反应,二者混合时鉴别K元素要隔着蓝色钴玻璃。 ②无论Na与O 2 反应生成Na 2 O还是Na 2...
一、硫酸盐类: 1、皓矾:ZnSO 4 ·7H 2 O 2、钡餐,重晶石:BaSO 4 3、绿矾:FeSO 4 ·7H 2 O 4、芒硝:Na 2 SO 4 ·10H 2 O 5、明矾:KAl(SO 4 ) 2 ·12H 2 O 6、生石膏:CaSO 4 ·2H 2 O 7、熟石膏:2CaSO 4 ·H 2 O 8、胆矾、蓝矾:CuSO 4 ·5H 2 O 9、泻盐、MgSO 4 ·...
一、 铬(Cr) 1. 铬比较活泼,铬在冷、浓硝酸中“钝化”。铬能溶于稀盐酸、稀硫酸,开始生成蓝色的Cr 2+ 溶液,而后被空气氧化成绿色的Cr 3+ 溶液,Cr 3+ 比Cr 2+ 稳定: Cr+2HCl===CrCl 2 +H 2 ↑ 4CrCl 2 +4HCl+O 2 ===4CrCl 3 +2H 2 O 向Cr 3+ 溶液中逐滴加入2...
掌握规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规律,但没有物理中的定律、数学中的定理那样严密,往往有一些反常的特例,对于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往往容易被疏忽。因此,在学习中不但要运用知识去认识问题,而且要分析一般规律受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条件。掌...
1.电解精炼铜的CuSO 4 溶液为什么常用硫酸酸化? 【答】电解过程中伴随着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也会产生热能,温度升高,促进Cu 2+ 水解,为了抑制Cu 2+ 的水解,防止阳极附近Cu 2+ 水解产生Cu(OH) 2 沉淀,为了增强Cu 2+ 的浓度,便于阴极析出Cu,所以常加入稀硫酸,...
【导读】“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的常见规律,其本质是强酸电离出的H更易与弱酸根...
在高中化学中,很多同学从初中就学习了复分解反应, 都知道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
1.水银:汞Hg 2.过氧一硫酸:过氧硫酸过硫酸 H 2 SO 5 3.白金:主要成分铂 Pt 4.苯:C...
...
元素种类 对应物质的常考易错点 N 性质:(1)浓HNO 3 和Cu(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
例题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条件 题目:常温下,浓硫酸能否与金属铁发生反应? 错误答...
鲍林在研究含氧酸时,将其化学式一般写作 HRO,其中 R 代表中心原子,羟基(–OH)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