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电解质溶液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是困扰学生学好电解质理论的一大难关。对此,教师在授课时除应尽可能多列举数据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和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外,还应对各种浓度大小比较加以总结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为学生用好这些知识创造条件。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大小关系
1.弱酸的电离
在比较弱酸(尤其是多元弱酸)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时,往往要考虑弱酸的电离程度,如氢硫酸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是由H2S的电离程度大小决定的,由于第一步电离的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故其溶液中离子浓度按如下顺序排列:
2.水的电离
在溶液中当某些离子与或
的浓度很接近时,为了比较出其大小还需考虑水电离出来的
的影响。
如对于盐酸,严格来说。
溶液中:
溶液中:
3.盐类水解
如NH4Cl溶液中:
同浓度的溶液和
溶液中,由于NH4HCO3溶液中的
和
发生双水解,导致该溶液中
的水解程度大于
溶液中
的水解程度,故
溶液中
的浓度大于
溶液中
的浓度。
二、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
如溶液中:
溶液中:
2.物料守恒
溶液的原始浓度应等于组分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如溶液中:
溶液中:
3.质子守恒
即物质失去的质子数等于其他物质得到的质子数,在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的是水电离出来的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
如溶液:
溶液中:
另外,还要注意守恒关系的综合运用,如溶液中,
=
的关系是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的加和。
三、主次关系
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时,首先应先判断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若不发生化学反应再考虑加入的物质电离出来的离子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浓度的影响,最后才看加入的物质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生的离子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例题:标准状况下,向100mL 的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
A.
B.
C.
D.
解析:的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0.1mol NaHCO3和0.1mol Na2CO3。二者电离出来的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
的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时又生成
,故
;二者水解的结果都导致
;又由于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所以
,答案为D项。
弱酸也可以制备强酸!!! 比如向 CuSO 4 溶液中加入 H 2 S 溶液生成 CuS 黑色沉淀和 ...
氧化还原滴定法: 1.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
问题1: 在酸溶液中,H + 和OH - 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
电离平衡常数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必考考点,常考查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酸的相对强弱...
...
一、原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 H 2 O H + +OH - 1.25 ℃, → c (H + ) H2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