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碳酸氢钠(NaHCO3),又称为“小苏打”,是中学最常见的酸式盐,碳酸氢钠溶液略显碱性。酸式盐一般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氯化钙(CaCl2),是一种常见的盐,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干燥剂。溶液显中性,可以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那么,如果将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如果反应生成物又会是什么呢?如果二者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并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离子反应条件,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三者至少有其一。但是,如果向碳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生成碳酸氢钠。这一反应不符合离子反应的条件,但是还是能够发生。
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离子反应的本质。首先离子反应是离子之间的结合,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易分离物制难分离物。这里的“分离”不局限于电离。
下面以几个例子来分析。
(1)盐酸能够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原因是“盐酸中的氯离子与氢离子易分离,而水中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难分离”。H++OH-=H2O
(2)碳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碳酸中碳酸氢根与氢离子易分离,而碳酸氢根中碳酸根与氢离子难分离”。H2CO3+CO32-=2HCO3-
(3)氯化银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化银的原因是“氯化银中氯离子与银离子易分离,而溴化银中溴离子与银离子难分离”。AgCl+Br-=AgBr+Cl-
当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钙混合时,溶液中同时存在碳酸氢根(HCO3-),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同时有少部分的(CO32-)。
以下是查阅的几个数据:25℃时,碳酸氢钙溶解度为16.1g,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2.8×10-9
我们进行一些简要的计算,结果不求很精确。
碳酸氢钙的分子量为162,当100mL水中加入16.1g碳酸氢钙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体积大约为100mL,加入的溶质的物质的量约为0.1mol,那么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1mol/L,其中Ca2+的浓度为1mol/L,HCO3-的浓度为2mol/L。
根据碳酸的电离常数,K2=4.7×10-11。K2=c(H+)·c(CO32-)/c(HCO3-),设c(H+)=x,则c(CO32-)=x,c(HCO3-)=2-x,4.7×10-11=x2/(2-x),解得,x≈9.7×10-6mol/L
此时溶液中,碳酸根与钙离子的离子积Qc=c(Ca2+)×c(CO32-)=1×9.7×10-6=9.7×10-6,远远大于碳酸钙的溶度积2.8×10-9.则溶液中会生成碳酸钙沉淀。
所以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时有以下3种情况:
(1)当氯化钙和碳酸氢钠浓度极大时,直接生成碳酸氢钙沉淀,同时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生成。
(2)当混合后,溶液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积大于碳酸钙的溶度积时,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3)当氯化钙和碳酸氢钠浓度极小时,二者不能反应。
首先切去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擦干表面的煤油,除去氧化膜,至于表面皿上(昨天做乙...
金属钠如何制备? 答: 1、戴维法: 戴维是通过电解法首先制得的金属钠,随后几十年内,...
长时间放在煤油中的钠表面的黄色物质是什么? 由于金属钠很活泼,实验室里通常把它放在...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剂( MF)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
一. 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
铜离子比氢离子的氧化性强( 还原电位 E (Cu 2+ /Cu) = 0.34V, E (H + /H 2 )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