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介绍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爱追根求源的同学不满足于课本上"科学史话"内容,仍想知道个究竟,提供释疑如下:
当入射光的频率与分子的固有频率相同时, 发生光的吸收。
当光束与系统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时, 则可透过。
当入射光的波长小于分散粒子的尺寸时, 则发生光的反射。
若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粒子的尺寸时, 则发生光的散射。
可见光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 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尺寸(1~100)nm,可发生光的散射。 溶液里溶质微粒太小,小于1nm,对于入射光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
那么光柱被胶体粒子散射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原来光的振动频率高达1015Hz, 光的照射相当于外加电磁场作用于胶体粒子,使围绕分子或原子运动的电子被迫产生振动, 而质量远大于电子的原子核是无法跟上如此高频率的振动的, 这样被光照射的微小晶体上的每个分子, 便以一个次级光源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与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次级光波,但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硼酸是一种缺电子化合物,它与水作用时可通过配位键结合生成一水合硼酸B(OH) 3 ·H 2 ...
胶体的结构应该称作是双电层结构。 要认识胶体的结构,首先必须了解胶粒为什么会带电...
在化学的研究与学习中,为简洁地表述某化学过程,常常要借助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简称为...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应力求简明而确切地表示出被命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就需要用元素...
我们知道,早在1861年,英国科学家格雷厄姆(Thomas Graham)就提出了胶体的概念,他在...
纯净物都有固定不变的组成,这叫定组成定律,又叫定比定律。这个定律是1808年法国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