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
素质教育提出后,广大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自学——指导模式 (1)理论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辨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
刘良华老师指出:情感、价值观几乎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一言论不仅指明了该课程目标的特点,而且也给老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从化学学科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既提到了对待自然、物质及科学...
和过去《教学大纲》相比,许多老师发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引入了过去大学的内容,比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晶格能、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焓变和熵等内容。新教材也增加了大量的有关大学的内容,比如《有机化学基...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描述《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目标和内容: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
一、新教材必修《化学1》、《化学2》的特点 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新教材以全新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例如:新教材设置了许多栏目,其中《科学探究》是以探究为目的,具有思考性、探...
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1.有机物的提取分离 2.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反应 (1)有机化合物组成研究:李比希C、H测定法;钠融法测定N、Cl、Br、S;铜丝燃烧法测定Cl;元素分析仪测定C、H、O、S等元素 (2)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官能团分析,1H-NMR(分析分子中氢原...
一《化学反应原理》要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核心知识 1.认识什么是化学反应? (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感悟化学反应的发生、特征、现象、类型,认识反应中的量变、质变与能量变化,掌握反应的描述方法、认识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2.理解物...
高中化学实施新课程后,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应该由原来单核心(只是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双核心(核心知识和学科意识),具体为: 高中化学应当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支撑化学学科体系与发展的知识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周期表是对化学...
人教版化学教材编者周业虹老师就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内容变化进行了梳理。 1.讲电解...
1.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调整。 卤代烃的官能团名称改为碳卤键,酮的官能团名称改为酮...
1.原子结构的编排顺序发生重构 (1) 新版教科书舍弃了“原子的诞生”,用简单的科学...
说明:此次教材改动部分内容是基于2027届高一学生所使用教材(后文用“现”代替)与2024...
2023年7月印刷与2022年7月印刷的变化之处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变化对比( ...
1.增加实验带来教学挑战 旧教材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没有明确的要求, 教师在实际教学...
2017年版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
人教社老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答疑记录(2020.11) 1.3d 能级与 4s 能级能量哪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