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组成土壤胶体的物质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土壤里的无机胶体主要是铝硅酸盐及铁、铝的含水氧化物等。土壤里的有机胶体主要是土壤腐殖质。实际上,这两种胶体常常结合在一起。研究土壤胶体对于揭露土壤中化学现象的本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土壤胶体的带电性质 土壤胶体...
当溶胶通以直流电时,可以看到胶粒向某一电极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它说明胶体粒子是带电的。要认识胶体的结构,首先必须了解胶粒为什么会带电。胶粒带电的原因,是由于胶体是高分散的多相体系,具有巨大的界面(总表面积),因而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有选择地吸附介...
利用X射线、电子显微镜对胶体微粒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它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胶粒内部一般是由许多分子或原子等微粒聚集而成的胶核,胶核的外围存在着一个双电层,这个双电层包括吸附层和扩散层。吸附层的离子紧挨着胶核,跟胶核吸附得比较牢固,它跟随胶核一起运动。...
氢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但一般科学技术工作中总是把氢同金属的二元化合物称氢化物,而把氢同非金属的二元化合物称某化氢。在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外的元素几乎都可以和氢形成氢化物,大体分为离子型、共价型和过渡型3类,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1.离子型氢化物也称...
细腻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24。加热至580℃脱水成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溶于酸、铵盐、甘油,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有 强碱 性,对皮肤、织物、器皿等物质有腐蚀作用。 水中 溶解度 随 温度 升高而降低 0℃ 0.18g 10℃0.17g 熟石灰溶解度曲线 20℃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 1 介绍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 Fe(OH) 3 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 通路 ,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Tyndall effect )。爱追根求源的同学不满足于课本上科学史话内容,仍想知道个究...
我国民间常用明矾处理天然水。河水中一般含有少量HCO 3 - ,它和明矾溶解生成的Al 3+ 发生下列反应: Al 3+ +3HCO 3 - =Al(OH) 3 +3CO 2 生成的絮状Al(OH) 3 载带河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从而使水澄清。 若是水中没有少量HCO 3 - ,则溶解了的明矾,不可能因Al 3+ 水解...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应力求简明而确切地表示出被命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就需要用元素、根或基的名称来表达该物质中的各个组分;用化学介词(起着连接名词的作用)来表达该物质中各组分的连接情况。 1.无机化合物的命名须知 (1) 化学介词 :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是由其基本...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溶液是稳定的胶体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特征,其中电泳现象和不能透过半透膜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都是非常有用的。蛋白质之所以能以稳定的胶体存在主要是由于: (1)蛋白质分子大小已达到胶体质点范围(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具有较大表...
1)吸附:胶体系统胶核比表面积很大,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所以容易产生吸附。 胶核吸附正离子,胶粒带正电;胶核吸附负离子,胶粒带负电。与分散相固体表面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的离子被优先吸附。 2)电离:当分散相固体与液体相接触时,固体表面分子发生电离,有一种离...
硼酸是一种缺电子化合物,它与水作用时可通过配位键结合生成一水合硼酸B(OH) 3 ·H 2 ...
胶体的结构应该称作是双电层结构。 要认识胶体的结构,首先必须了解胶粒为什么会带电...
在化学的研究与学习中,为简洁地表述某化学过程,常常要借助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简称为...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应力求简明而确切地表示出被命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就需要用元素...
我们知道,早在1861年,英国科学家格雷厄姆(Thomas Graham)就提出了胶体的概念,他在...
纯净物都有固定不变的组成,这叫定组成定律,又叫定比定律。这个定律是1808年法国化学...
细腻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24。加热至580℃脱水成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 的化学键生成。如果按此原理解释,那么氯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