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排序方式: 更新 点击 评论 权重 此栏目共计85篇文章。
  • [注解与辨疑2] 酸碱盐所有反应类型 作者:郑益强 来源: 日期:2008-03-04 14:47:39 点击:13332 所属专题:酸碱盐

    ①化合反应 金属+非金属(除O 2 )无氧酸盐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条件:加热或高温下才可进行) 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范围:SiO 2 除外) 碱性氧化物+水碱(范围或条件:金属活动次序表中,Mg及Mg前的金属氧化物可直接跟水...

  • [注解与辨疑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转化关系 作者:赵宝 来源: 日期:2020-07-17 11:24:07 点击:4322 所属专题:氧化物 酸碱盐 化学反应规律 物质转化

    ...

  • [注解与辨疑2] 盐析与聚沉的比较 作者:韩富军 来源: 日期:2013-04-10 09:21:25 点击:17410 所属专题:盐析 胶体凝聚

    胶体的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集的现象叫做聚沉。胶体稳定的原因是胶粒带有某种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胶粒间无规则的热运动也使胶粒稳定。因此,要使胶体聚沉、其原理就是:①中和胶粒的电荷、②加快其胶粒的热运动以增加胶粒的结合机会,使胶粒聚集而沉淀下来。其方法...

  • [注解与辨疑2] 胶体的制备方法 作者:李萱 来源: 日期:2016-01-30 15:47:11 点击:11011 所属专题:胶体制备

    制备溶胶的必要条件是要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lnm ~100nm之间。由于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制备过程中还要加入稳定剂(如电解质或表面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原则上有两种,一是使固体颗粒变小的分散法,一是使分子或离子聚结成胶体的凝聚法。 常用的分散法有研磨法、...

  • [注解与辨疑2] 牛奶是胶体还是乳浊液? 作者:王金玉 来源: 日期:2007-03-31 06:50:56 点击:8951 所属专题:牛奶 分散系

    ...

  • [注解与辨疑2] 盐析、渗析、纸上层析 作者:林夕 来源: 日期:2007-03-01 13:04:30 点击:9561 所属专题:盐析 渗析 纸上层析

    一、盐析:通过加人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盐析。 1.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见高中化学选修5P89人教...

  • [注解与辨疑2] 溶液中的“不一定” 作者:章文 来源: 日期:2016-01-17 15:57:18 点击:8894 所属专题:饱和溶液 不一定

    1.溶液不一定是液体。从溶液的概念不难看出,洁净的空气、有色玻璃也属于溶液。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纯酒精不是溶液。 3.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等等。 4.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

  • [注解与辨疑2] 胶体的稳定性 作者:甑炳杨 来源: 日期:2006-10-03 13:06:27 点击:10456 所属专题:胶体性质

    胶体分散系一方面因胶体粒子较小,强烈的布朗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很快沉降;另一方面,胶体粒子有聚集长大的趋势,胶体粒子一旦长大,胶体分散系就不再稳定。因此胶体粒子的聚集与否,是胶体稳定性的关键。 对于憎液胶体,特别是水溶胶,常因带电而稳定。但...

  • [注解与辨疑2] 氧化物的分类 作者:黄惠 来源: 日期:2021-08-28 16:47:19 点击:12458 所属专题:氧化物

    一、氧化物的分类: 1.不成盐氧化物--CO、NO 2.成盐氧化物:①酸性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两性氧化物;④复杂氧化物(Fe3O4、P3O4、过氧化物、超氧化物) 二、概念辨析: ①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CO(不成盐氧化物)、NO2、N2O4、H2O ②酸性氧化物...

  • [注解与辨疑2] 怎样认识“白色”和“无色” 作者:罗成 来源:摘抄于因特网 日期:2012-02-17 10:14:00 点击:7386 所属专题:实验现象

    由于日常用语的影响,在使用化学用语时,常有人把白色与无色混淆起来,如把食盐水说成是白色透明 的溶液,烧杯说成是白色的玻璃烧杯等。其实,这都是对“白色”和“无色”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的缘故。 所谓白色,指某物体被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照射,各种波长的光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