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必修1、必修2与72学时的矛盾,如何解决?

来源:未知作者:张超鹏 点击:所属专题: 选修一 选修二 化学教学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必修1、必修2涵盖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有机化合物基础,化学实验和基本计算各类知识。这么多重要的内容与72学时构成了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 必修化学教材看起来只有几章,但内容涵盖了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钠、铝、铁、铜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硅、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必修1、必修2涵盖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有机化合物基础,化学实验和基本计算各类知识。这么多重要的内容与72学时构成了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

 必修化学教材看起来只有几章,但内容涵盖了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钠、铝、铁、铜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硅、氮、硫、氯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胶体、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有机化合物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和基本计算各类知识。

 很多老师拿着手中的新教材,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多的内容72学时怎么能完成!这样的反应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些内容在过去要花费高一、高二两个学年近140个学时才能完成!于是乎,很多老师都要求增加课时。学校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吗?答案是不能。因为以前高中一、二年级每学年只开十门课程,而现在要开出十四门课、几十个模块,每个学校、各个学科都存在课时紧的问题,并且还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公益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要增加学时也很困难。

 不能增加学时是否可以减少一些内容,比如,把胶体、化学平衡、原电池等内容放到选修模块里边去讲?但是,按新课程理念,新教材所选内容不完全为了高考,它还有完成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了解、认识化学科学、建立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新教材还强调知识线、方法线并进,每个单元的知识还是学生认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载体。离开了这些知识载体,就不能完成相关的任务。而且通过删除内容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减轻负担。

内容不能减,学时不能增加,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每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几乎所有学生都感到课业负担过重。各科的训练题目一点也没少,社会活动、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又要按计划展开;学生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比老师还要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课程改革的第一道难题。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每个教师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学习指导者,更重要的,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索者、发现者、成功者。教师和学生都要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才有可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其次,教师和学生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创设互动、探究的平台,营造和谐、互助的教学环境。学生要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把前辈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智慧。

另外,教师要处理好新教材中的知识、方法两条线索,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 如何处理好学时不足、内容多的问题

探究活动、讨论交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新课程所规定的学时又非常紧张,没有时间落实知识及解题方法训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其实,新课程更多地将安排课程具体执行计划的权利放还给了学校,学校现在的周总学时数都多于教育部规定的周总学时数。所以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实际的必修学时数都会比72学时有所增加。

 从目前实验区一年来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造成学时紧张的主要原因还不是课标内容和教材内容多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问题,教师普遍在教材内容之上增加了许多细节内容、一步到位的固有思想和惯性、对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等教学方式尚处于适应阶段,不能做到合理、灵活的使用;以及受教辅材料、习题集的负面影响。

(1)控制深广度,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层次关系。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1、化学2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基础。所以教师把握教材、控制难度,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为教师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在化学1中涉及的元素和化合物有钠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镁、硅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溴、碘;有色金属金、银、铜、铝等;其中很多知识既是化学学习的知识基础,又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地应用,体现了学以致用,学习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适度的控制难度,不能随意拓展。如果每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都要求老师讲透,再有36个学时也不能完成。例如关于氯气的学习,旧教材将它集中放在一个单元里,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备、工业制法一直讲到卤族元素,而新教材则作了分散处理,在必修1中学习【研究氯气的性质】,在必修2中学习【氯气的制取】,这样的处理就将知识和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既突出了重点,又分散了难点。建议在教学时还是循序渐进地按照教材进度展开比较好。如果老师还像以前那样一次讲到位,势必形成学生难以接受、老师教学时间紧的困难局面,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还有像化学平衡、原电池,也只能讲一般原理,不宜扩展,较深的问题在选修课程中还会继续学习。所以只要用好教材,多联系实际,少增加知识点,还是能够按计划完成的。必修化学中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内容更是要注意必修与选修的层次关系。

(2)淡化解题训练,不要“一步到高考”

必修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劳动者而不是化学专业人才。由于不是所有学生都学习化学专业,所以不必对所有高一年级学生提前进行高考题目的训练,他们的知识水平也没有必要在高一年级就达到那样的高度。传统的题目对巩固知识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思考题、讨论题、开放题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氮的化合物时,NO、NO2、O2混合物的计算方法,如果由教师来讲解,一节课也不够,但如果设计为由师生讨论得出综合的方程式,课后思考如何用综合的方程式来解决下列问题:①有关氮的氧化物溶解于水后剩余气体量的问题;②所得溶液的浓度的问题,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同学进行不同深度的思考。这样,不但解决了课时紧张的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做具体要求,也体现了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新课程理念。对于像学生活动“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要将重点放在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上,不要求写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而是只要能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就可以了。哪些是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以二氧化硫为核心的转化有关反应方程式是重点;因为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多的反应方程式留给有能力的同学去探究;尽量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化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题目是讲不完的,各种练习册的题目也有一些是超标准的,教师要进行合理选择。否则,将会造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脱节,教材与练习脱节,不但会影响教学,也让学生陷入解题的困境之中,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在新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各种活动方式: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练习·实践等等,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及时的给予帮助和引导,控放得当,相信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收获要比由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要大的多,而且这种收获是全方位的。教师与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是成功的关键,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的就会愉快,老师教的就会轻松。提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可以将多样化教学方式合理安排。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内容都要探究。另外建议学校每周开一次连堂课。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