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态和激发态 什么是光谱? 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或释放(激发态→基态)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913 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基于氢光谱线状光谱实验,提出氢原子模型、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线状光谱现象;在此基础上, 1920 年玻尔提出构造原理,即从氢元素开始,随元素原子序数增加,其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 个,这种构型是由于电子能级发生交错而造成的。 由各亚层能量高低顺序:1s, 2s2p, 3s3p, 4s3d4f,5s4d5p, 6s4f5d6p……可知,如最外层是第四层,则在第五能层出现之前仅有4s和4p轨道可填充电子,最多也只为8个。同...
...
1.原子轨道能级图 多电子体系中,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而且受到其余电子的作用,故能量关系复杂。所以,多电子体系中,电子或轨道的能量不只由主量子数n决定,也与角量子数l有关。 1)屏蔽效应 主量子数n相同,角量子数l不同的原子轨道,l越大,能量越高。 n相同l不同的...
在多电子原子中,不但原子核对电子存在引力,而且还存在 电子间的相互排斥。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相当于核电荷 对外层电子引力的减弱,这就是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效应。 同一电子层中屏蔽效应的大小顺序如下:nsnpndnf。 由于各电子层中的s电子对同层其他能...
第1集: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电子在反应中是否最先失去? 答:不一定。例如铜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1 或[ Ar]3d 10 4s 1 ,电子先填入4s后再填入3d,在失去电子成为离子时却先失去4s电子。 定性分析 :原因是失去电子成为离子,核电荷数不变电子数减...
在多电子原子中,一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的引力,而且还要受到其他电子的排斥力。 这种排斥力显然要削弱原子核对该电子的吸引,可以认为排斥作用部分抵消或屏蔽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作用,相当于使该电子受到的有效核电荷数减少了。 于是有 ,式中 为有效核电荷,z为核电荷,...
微课视频:构造原理3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