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1.Arrhenius理论,----------“酸碱电离理论”
定义:凡是水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就叫酸,产生OH-离子的就叫碱。
重要性及优点:是建立在电离理论之上,大众最熟知的经典酸碱理论。建立了对酸碱强度的定量描述;适用于pH计算、电离度计算、缓冲溶液计算、溶解度计算。
缺点:不能说明Ac-,F-,CO32-,NH3也是碱;不能说明NH3与HCl是酸碱反应;错误的认为水中有“NH4OH”这种物质;不能说明非水质子溶剂(液NH3,液HF)和非质子溶剂(液SO3,液N2O4,液BrF3)中的酸碱反应;不能说明无溶剂体系的酸碱反应(固体BaO和液态或气态SO3反应生成固体BaSO4)
2.Brownst-Lowry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任何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叫酸,任何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碱。
酸=碱
重要性及优点:提出了“共扼酸碱对”的概念;将酸碱概念从“水体系”推广到“质子体系”。
缺点:不能用于非质子溶剂体系
3.酸碱溶剂体系理论
定义: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
重要性及优点:典型的自偶电离;将酸碱理论从“质子体系”推广到“非质子体系”;能很好的说明以下反应
①Fe3+
②乙酸
③NH4Cl
④SbF5
⑤SOCl2
适用于非水溶剂体系和超酸体系。
缺点:只能用于自电离溶剂体系;不能说明在苯、氯仿、醚等溶剂体系中的酸碱反应。
4.Lewis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定义:凡能提供电子对的物质叫碱,能从碱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叫酸。
酸
重要性及优点:能说明不含质子的物质的酸碱性,如金属阳离子、缺电子化合物、极性双键分子(典型的羰基分子)、价层可扩展原子化合物(某些P区元素的配合物)、具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含有C=C键分子(典型的蔡斯盐);应用最为广泛。
注意:Lewis碱包括全部Brownst碱,Lewis酸则不一定包括Brownst酸。
缺点:在判断酸碱强度时,电子理论和质子理论有部分冲突,如对Zn2+的判断
什么是PH?PH是拉丁文“Pondushydrogenii”一词的缩写(Pondus=压强、压力hydrogenium=...
一、水的离子积计算 水的离子积( K w )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化学数据。而一个电极反应...
多元弱酸在水中是分步电离的,因此,计算时应考虑电离 / 反应程度。 向 0.10mol/L 草...
强酸溶液氢离子浓度: HCl 溶液中,完全电离,因此 [H + ]=[ Cl - ] =[H Cl ] 弱酸 溶...
我们接触到的溶剂大部分是水,因而把能够在电离产生水中阳离子(H 3 O + )的物质叫...
碳酸氢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的道理可以用碳酸氢根离子的“自偶”电离来解释以上现象;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