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2014年北京高考题
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 序号 | 电压/V | 阳极现象 | 检验阳极产物 |
| I | x≥a |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 有Fe3+、有Cl2 |
| II | a>x≥b |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 有Fe3+、无Cl2 |
| III | b>x>0 | 无明显变化 | 无Fe3+、无Cl2 |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
(2)I中,Fe2+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性。
(4)II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 序号 | 电压/V | 阳极现象 | 检验阳极产物 |
| IV | a>x≥c | 无明显变化 | 有Cl2 |
| V | c>x≥b | 无明显变化 | 无Cl2 |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溶液变为血红色 (2)2Cl--2e-=Cl2↑;2Fe2++Cl2=2Fe3++2Cl-; (3)还原 (4)①0.2 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
试题分析: (1)铁离子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络合物,故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2)Cl-在阳极放电,电解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的氯气氧化Fe2+为Fe3+,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因为阳极产物无Cl2,又Fe2+具有还原性,故也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被氧化为Fe3+; (4)①因为为对比实验,故Cl-浓度应与电解FeCl2的相同,即为0.1mol/L ×2=0.2mol/L; ②检测氯气可以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可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有氯气存在; ③与II对比可知,IV中电解氯化亚铁时,电压较大a>x≥c时,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即说明Fe3+可能是由氯气氧化亚铁离子得到;电压较小c>x≥b时,氯离子不放电,即还原性Fe2+>Cl-,同时也说明了铁离子也可能是由亚铁离子直接放电得到的。故结论为:①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②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
总结: 电压大,离子迁移主要的,阴离子迁移到阳极放电; 电压小,离子迁移量小,附近有亚铁离子和氯离子,由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氯离子,即亚铁离子放电。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一、天然冰晶石(NaAlF)的发现:18世纪的格陵兰矿物探索 天然冰晶石的首次记录可追溯...
【导读】“正/负”看电势,按照电势高低,高正低负,绝不互换;“阴/阳”看反应,装置...
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关键部件——盐桥。它看似简单,却对原电池的正常工...
【导读】浓差电池是以氧化还原为工具、以浓度差为本质的特殊电化学装置。浓差电池的原...
空穴是什么?空穴又称为空位,原指从晶体正常晶格位置移走一个原子所形成的缺位空间。...
空穴是半导体中未被电子占据的量子态,可视为带正电的准粒子。其性质包括: 电荷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