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方法 | 目的 |
控制体系的温度 | (1)控制低温的目的:①防止某反应物及目标产物分解,如NaHCO3、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②防止某反应物或目标产物挥发,如盐酸、醋酸和氨水等;③抑制物质的水解;④反应放热,低温使反应正向进行;⑤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2)控制某一温度范围:①低温反应速率慢,高温消耗能源;②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③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需迅速升温至170 ℃,防止140 ℃时生成乙醚 (3)采取加热的目的:①加速某固体的溶解;②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加速其逸出;③一般是加快反应速率;④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而损失或带入新的杂质 |
调节溶液pH | (1)目的:①使某种或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而目标离子不转化为沉淀以达到分离的目的;②抑制某微粒的水解 (2)调节pH的方式多为加入某种能消耗H+且不引入新杂质的物质,每种离子都有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两个pH,一定要正确控制pH的范围(杂质离子沉淀完全~目标离子不沉淀)。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至3.7 (3)“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4)“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5)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
控制体系压强 | (1)改变速率,影响平衡;(2)减压蒸馏,避免目标产物发生热分解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改变反应速率,控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
趁热过滤 |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
冰水洗涤 |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
加过量试剂 | 使反应完全进行(或增大其它反应物转化率、产率)等 |
加氧化剂 | 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 |
反应物配比选择 | 低于配比,反应物转化率低;高于配比,浪费原料 |
提高原子利用率 | 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
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 | 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水解、潮解等目的 |
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
一、目的(分离提纯、生产制备) 1.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或防止某些金属离...
硫代硫酸钠的工业制法: (1)亚硫酸钠 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
第一种——酸浸 1 、定义: 是指是用无机酸的水溶液作浸出剂的矿物浸出工艺。它是化学...
第一种——灼烧 1、定义: 煅烧将固体物质加热到高温以达到脱水、分解或除去挥发性杂...
一、预处理 1、研磨、粉碎、喷洒、雾化: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