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1、 离子化合物概念,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概念: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合物。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强碱、绝大多数的盐、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强碱:NaOH、KOH、Ba(OH) 2 、Ca(OH) 2 溶解度比较...
1.卤化物:F - 的溶解性相当于碳酸根离子,但是注意AgF极易溶于水。Br - 和I-的溶解性与Cl - 相似。 2.卤酸盐:ClO - 的盐会学的只有碱金属和Ca的盐,均是可溶的;ClO 3 - 和ClO 4 - 几乎全部盐都是可溶的, 除了KClO 4 溶解度比较小(3g)。其他的卤酸盐一般不考。 3....
(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否则不属于电解质。如:CO 2 、NH 3 、Cl 2 等物质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并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与水反应后生...
一、相关概念: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类、金属氧化物等。在水溶液里不能完...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化学上把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凡是在此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都称为非电解质。在这里应注意两个状态是指水溶液和熔融态,熔融态是指物质高温时的纯液态;或是指电解质在两个状态中只要有一个状态下导电即可,不一...
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自由离子,全部或部分变成非自由离子状态,形或新的物质。从体现这一本质出发,高中课本中指出:有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的物质生成,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那么,这里的难溶的物质就是不溶于水的物...
根据电解质的概念,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似乎 SO 2 、 CO 2 、 NH 3 属于电解质,但实际上 SO 2 、 CO 2 、 NH 3 溶于水时它们本身并不能发生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生成物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导电。 SO 2 +H 2 O...
在熔化或溶解于水时能否导电,是判断是否电解质的依据,导电性的实验又往往以灯泡是否发亮来推断。对于一些难溶的物质,如 BaSO 4 、 AgCl 、 CaCO 3 等,由于其溶解度太小,很难使灯泡发亮,但不能由此得出 BaSO 4 、 AgCl 、 CaCO 3 不是电解质的结论。对这一问题可...
一. 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之一是易挥发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或难溶物质。这类反应的共同特征是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或者说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即可发生。此类反应包括: 1.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1)中和反应,根据...
溶解过程之一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变化的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微粒 (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水溶液中即指水分了)的作用下,克服 了相互的作用力,向水里扩散的过程,这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另一种 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大原则之一关键是拆分问题 1、 溶解性规律 常规 K + 、 Na + 、 NH 4...
1.警惕“颜色陷阱”: ①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 2+ 、Fe 3+ 、Fe 2+ 、Cr 2 O 7 2 ...
用化学式 和 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书...
一句话总结:熔融态就是 固体加热熔化后的状态 。 在某个层面上,它和液态是一回事 (...
AgOH 是经常被忽略其存在的一种化合物,那是因为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
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是指...
1.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而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气标与沉淀符号是方程式基本要素之一,但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