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我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会遇到很多的陷阱误区例如:题设情景,如酸碱性环境,无色透明溶液、产生气体、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 这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些学生认为有色溶液不是“透明溶液”,这是错的。如果题设为无色透明溶液,则可排除含...
新、旧教材在阐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都是这样阐述的,其实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只有生成难溶物质才会有沉淀。其实只要溶质的量超过溶解度所允许值,不论难溶物质还是易溶物质都能沉淀,反应也就因此而发生了(学生往往把生成沉淀和析出晶体割离开来理解...
两性氢氧化物: H + +AlO 2 - +H 2 O Al(OH) 3 Al 3+ +3OH - 强酸的酸式盐: NaHSO4==Na + +H + +SO 4 2- (水溶液) NaHSO4==Na + +HSO 4 2- (熔融状态) 弱酸的酸式盐: NaHCO 3 ==Na + +HCO 3 - 复盐: KAl(SO 4 ) 2 ==K + +Al 3+ +2SO 4 2- 络合物: Ag(NH 3...
在水溶液中不能拆,因为固体的Na2O2中过氧根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拆,但在水溶液中没过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遇水马上反应生成OH-和O2,所以就不存在过氧根离子在水溶液里,所以不能拆。但在熔融状态,没有水,Na2O2能电离出过氧根离子.完全电离.所以要拆.初中高中一般不讲熔融...
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水溶液中,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 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
溶解度(20℃)/g >10 1~10 0.01~1 <0.01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在离子反应这一节中知识点很多,但也有很多的不一定。 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 判断一种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要看其在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也就是说电解质导电要有条件,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例如氯化钠是电解质,固体形式不导电,但其在水溶液中或在熔...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只包括共价化合物。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根据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否电离来划分的,能否导电只是能否电离的表现形式。 ...
(1) 电解质概念中的或,两种情况任取一即可;非电解质概念中的无论和都,两种情况必须同时满足。 (2) 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阐述的对象都是化合物。因此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因此也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 氨气,二氧化硫溶于...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大原则之一关键是拆分问题 1、 溶解性规律 常规 K + 、 Na + 、 NH 4...
1.警惕“颜色陷阱”: ①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 2+ 、Fe 3+ 、Fe 2+ 、Cr 2 O 7 2 ...
用化学式 和 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书...
一句话总结:熔融态就是 固体加热熔化后的状态 。 在某个层面上,它和液态是一回事 (...
AgOH 是经常被忽略其存在的一种化合物,那是因为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
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是指...
1.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而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气标与沉淀符号是方程式基本要素之一,但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