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为什么H 3 PO 4 ,H 2 SO 4 ,HClO 4 的酸性依次增强,据三种酸的结构: 不难看出,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配位键的共用电子对也增多,依次为1对,2对,3对。由于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偏向氧的一方,而使氧带负电荷,磷、硫、氯带正电荷,从而增加了磷、硫、氯从-O-H基吸...
核反应按其本质来说是质的变化,但它和一般化学反应有所不同。化学反应只是原子或离子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原子核不变。因此,在化学反应里,一种原子不能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反应乃是原子核间质点的转移,致使一种原子转化为它种原子,原子发生了质变。 核反应的能量效应...
化学键在本质上是电性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外层电子发生了重新分布(转移、共用、偏移等),从而产生了正、负电性间的强烈作用力。但这种电性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有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生成的阴阳离子之间靠...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并留下一些空格,预示着这些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按图索骥”找出了这些元素。 元素种类到底是否有限? 周期表有否终点? 这是科学家们,也是诸位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世纪30~...
α射线: α射线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射出来的一种粒子流。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它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小,一张薄线通常就能把它档住,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β射线: β射线是高速的电子流。它的贯穿本领较大,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但它的电离作用较弱。 γ射线: γ射...
宇宙万物,都是由元素构成的。今天已知的元素已有107个,那么世界上究竟会不会再发现新元素呢? 元素的发现史是相当曲折漫长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各种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他将已知的元素排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上出现的元素共...
一、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系稀土类元素群的总称,包含钪Sc、钇Y及镧系中的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共17个元素。 稀土一词是十八世纪沿用下来的名称,因为当时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
宇宙的组成是什么?在宇宙中,除了人们常见的各种发光的星球、星系、星系团、类星体等等发光的天体,是否还存在着不发光的天体,或物质? 在宇宙中是否还存在不发光物质、不发光的天体?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例如,在太阳的周围有9大行星,有月亮这类的卫星。这些...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氢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在1766年发现,称之为可燃空气,并证明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明氢是一种单质并命名。氢在地壳中的丰度很高,按原子组成占15.4%,但重量仅占1%。在宇...
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中,有气体,有液体,也有固体。他们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肉眼看不见的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就是分子、原子或离子。由于微粒之间的距离不同,物质就呈现了三种不同状态。气体物质中微粒间有较大距离,所以密度最...
【定义】又称离子有效半径,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一般认为的离子半径是:离子晶体中相邻...
关于117号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的讨论以下几种意见: 1、非金属元素 虽然根据...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氢是由英国化学家卡...
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中,有气体,有液体,也有固体。他们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肉眼看不见...
...
碳位于第二周期ⅣA,氮位于第二周期VA,根据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左到右依...
氯化铝(AlCl 3 )是铝的特征卤化物,它和AlBr 3 、AlI 3 均为共价化合物,而AlF 3 则是...
最新出炉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中的化学元素已经被人类正式全部发现,雄心勃勃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