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时间的解析!

来源:未知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所属专题: 单位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时间的基本概念,而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有:秒(s)、分(min)、时(h)、日(d)、月(m)、年(y),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时间的基本概念,而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有:秒(s)、分(min)、时(h)、日(d)、月(m)、年(y),其符号都是英文首字母缩写。

第一:

秒的定义:未受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Δvcs)。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

单位换算中:秒、分、时换算进率为60。

如:1小时=60分钟=3600秒

单位换算中:分、刻,时辰换算。

如:1刻=15分钟,1时辰=2小时

单位换算中:秒、分秒(ds)、厘秒(cs)换算进率为10。

如:1秒=10分秒(1分秒就是常说“一眨眼”的时间);1分秒=10厘秒

扩展知识1:

而在秒以下还有毫秒(ms)、微秒(us)、纳秒(ns)、皮秒(ps)、飞秒(fs)、阿托秒(as)、仄秒(zs)、幺秒(ys)其换算进率为1000。注:“阿托秒”又称阿秒, 渺秒。
如:

1秒=1,000毫秒(ms)

1毫秒=1,000微秒(μs)

1微秒=1,000 纳秒(ns)

1纳秒=1,000皮秒(ps)

1皮秒=1,000飞秒(fs)

1飞秒=1,000阿秒(as)

1阿秒=1,000仄秒(zs)

1仄秒=1000幺秒(ys)

1微妙(us):光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传播300米,大约是3个足球场的长度,但是海平面上的声波只能传播1/3毫米。

飞秒(fs):光与视网膜上色素的相互作用(产生视觉的过程)约需200飞秒。

阿秒(as):是可测量的最短时间,中性π介子的寿命。

幺秒(ys):0.3幺秒(ys)是W及Z玻色子的寿命,23幺秒(ys)是氢的同位素的半衰期

扩展知识2:

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约为5.39×10的负44次方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也是理论上可观测的最短时间,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

扩展知识3:

一刻: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第二:

广义上的一天是指地球上的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即天文中的太阳日,是严格意义上的24小时整。值得注意的是,地球昼夜交替周期并不能和地球自转周期划等号,因为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04秒略小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到以下时间单位,日(天)、星期(周)、旬、月、季度、年、年代、世纪、银河年(宇宙年)、卡尔巴。

1日=24小时(太阳日)

1星期(周)=7日

1旬=10日

1月≈29.53日(平时人们理解就是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二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1季度=3个月

1年=4季度=365天5小时48分46秒

1年代=10年

1世纪=100年

1银河年≈2.25~2.5亿年

1卡尔巴=43.2亿年

星期(周):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世界通行的星期制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确立的。在中国古代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

一旬:不同的地方,“一旬”的涵义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一个月分三旬,一旬为十日,即上旬、中旬、下旬。

2、 十岁为一旬。例如:年过六旬,指年龄超过六十岁;八旬老者,指八十岁的老人。

3、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

月: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季度:指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除了季度外,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季节:(按照中国的纬度)

第一个季节:3-5月(春季)

第二个季节:6-8月(夏季)

第三个季节:9-11月(秋季)

第四个季节:12-2月(冬季)

年: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年代: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每一世纪中从“……零”到“……九”的位数十年,首年为年代之首。如:1990~1999就定义为20世纪90年代。

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如:公元1901年~公元2000年为20世纪,公元2001年为21世纪第一年。

扩展知识3:

世纪圈: 当一个世纪也就是一百年结束之后,例如2001年,也就是21世纪的第一年,就像是转过了一圈,人们常常称之为世纪圈。

银河年:也称为宇宙年,是太阳系在轨道上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估计在2.25亿至2.5亿“地球年”之间 。

卡尔巴:“卡尔巴”是印度教纪年的时间单位,1“卡尔巴”相当于43.2亿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时间单位。

扩展知识4:

太阳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太阳年又称回归年,1回归年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121个回归年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结果。每个回归年的时间长短并不相等。天文学家根据太阳系的运行规律编撰出“万年历”。

扩展知识5:

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4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并且固定在二月,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

结语:时光荏苒,光阴如梭。我们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应珍惜时光,爱护生命,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宇宙历史的长河中犹如过眼云烟一去不返,在微观世界里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而你的一生又是什么样的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吧,时间会给你答案。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 时间的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

  • 长度单位的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

  • 质量单位的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SI)的七大基石中,包含了我们日常接触与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计量标准...

  • 用C[12]作相对原子量基准的原因

    在此之前,曾用过H,O作原子量基准,其中用O作基准持续了100年。后来因为发现用氧存在...

  •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定义: 摩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P 0 V 0 /T 0 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

  •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相对值,并不是某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但是相对原...

公益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