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1.副反应或带出的杂质可能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例如: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时除产生SO2外还有CO2,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均会产生白色沉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时盐酸会挥发,将两种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均会产生白色沉淀。
2.实验现象掩盖事实导致的结论不准确。例如:铂丝蘸取溶液灼烧时,焰色呈黄色,误认为溶液中含Na元素、不含K元素。
3.实验操作错误导致的结论不准确。例如:向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误认为溶液中含Fe3+、不含Fe2+(此操作只能证明溶液中含Fe3+,不能证明是否含Fe2+);向溶液中先滴加氯水,然后滴加淀粉溶液变蓝色,误认为原溶液中含有碘单质。
4.原理应用错误导致所得结论不准确。例如:碳在高温下置换二氧化硅中的硅,误认为碳的还原性强于硅的(实质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在高温下反应制备硅酸钠,误认为二氧化硅的酸性强于二氧化碳的酸性(实质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
...
。...
化学实验题在高考题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复习备考的重点。总结了一些高考实验热点和易...
第一步: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
1 :无机物制备实验探究 醋酸亚铬水合物 {[Cr(CH 3 COO) 2 ] 2 ·2H 2 O ,相对分子质...
(一)表格实验中的逻辑关系正误判断 序号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正误 1 用洁净铂丝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