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同主族元素形成的R-R键键能从上至下,键长逐渐增大,键能逐渐降低。所以选修3有一句话:“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当然加了个“往往”。 但不管用哪种解释,F-F都出现反常,反常的低。F是VIIA“最上面”的元素,且F-F的键长较短,按理说键能应该较高。 共价键 ...
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实验证明,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
新教材中关于反应热的定义与旧教材相比,更为科学合理。但由于旧教材的影响,不管是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众多的参考资料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例如,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志鸿优化设计新版高三复习资料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H =生成物的键能总...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消耗了反应物,生成了生成物,实现了物质的转化。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即在化学反应消耗了反应物,产生了生成物,实现了物质...
氯分子中Cl-Cl键的键能是239KJ·mol -1 。为什么Cl-Cl键能比F-F键能大呢?氟位于第二期,而氯位于第三周期,它具有空的3d轨道。当利用这种空的d轨道作为电子对接受体时,就能产生新的化学键。 也就是说在Cl 2 分子中既有靠未成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又有靠孤对电子和空轨...
化学必修2第二专题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节内容的授课中,关于物质的能量以及物质的稳定性和物质内部键能之间的关系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地阐述。按照课本内容去讲述,学生的理解会出现问题,他们认为键能越大,物 质越活泼,这种物质的能量越高,这种想法的学生是非...
物质的稳定性可以分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两种。能量越低越稳定就是指热力学稳定性。能量低,分子运动不剧烈,更稳定(温度越低,分子运动的比较缓慢,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剧烈,物质就越稳定;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剧烈,物质就越不稳定。)...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破坏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 反应热 = 反应物的总键能 - 生成物的总键能。不能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更不能根据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如合成氨反应,反应物...
化学上常涉及“活泼性”和“稳定性”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金属(或非金属)的活泼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酸的稳定性”等等。在必修课的学习中我们没有进行仔细区分,但是选修3关于共价键参数中给了一系列键能数据,特别是卤素单质的键能数据,不追究还...
键长: 成键原子核间的距离 杂化类型对键长的影响:对于CC键键长,有SP 3 SP 2 SP 共价键键长数据 (nm) 化合物 C-C C=C CC C-H CH 3 -CH 3 0.153 0.109 CH 2 =CH 2 0.134 0.10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