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所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一直是各级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无机化学及普通化学教学中也不例外。 对比一下比较有影响的一些无机化学教材就可以发现,在说明这个问题时,它们都用到了两个图。一个是鲍林的“原子轨道...
...
...
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的专题1时,会讲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 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 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
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这种作用称为屏蔽作用或屏蔽效应。因此,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如果考虑到屏蔽效应,则每一个电子的能量应为:E=-13.6×(Z-σ) 2 /n 2 (eV),其中Z为...
第一能级组 1s 2电子 第一周期 2种元素 第二能级组 2s,2p 8电子 第二周期 8种元素 第三能级组 3s,3p 8电子 第三周期 8种元素 第四能级组 4s,3d,4p 18电子 第四周期 18种元素 第五能级组 5s,4d,5p 18电子 第五周期 18种元素 第六能级组 6s,4f,5d,6p 32电子 第六周期 32种...
鲍林的能级图只是个近似的能级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电子的填充过程。 但电子填充后轨道能级会发生改变,电子的失去过程必须用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来解释。 Pauling近似能级图是在没有考虑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影响下提出的,而Cotton原子轨道能级图考虑了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
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提出关于轨道能量的(n+0.7l)近似规律。他认为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可由(n+0.7l)值判断,数值大小顺序对应于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还将首位数相同的能级归为一个能级组,并推出随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在轨道中填充的顺序为1s,2s,2p,3s,3p,4s,...
一.洪特规则的定义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根据洪特规则的定义,①不符合洪特规则,①中3P能级里的2个电子应该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②符合洪特规则的规定。 二.洪特规则的...
当3d轨道没有电子填充时,3d轨道的能量大于4s轨道能量(例如Na原子和 Ca原子);当3d轨道上已填充上电子时,4s轨道的能量大于3d轨道的能量(例如Ti原子和V原子)。因为3d轨道上填充有电子时,由于它对 4s电子产生屏蔽作用,使4s轨道电子能量升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