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专题 | |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 1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这一规律被称作 元素周期律 。 原子序数:按相对原子质量(后来改为核电荷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元素排列起来,得到一个元素序列,并从最轻的元素氢...
一、能层与能级 1 、核外电子的分层 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简化为电子层,又叫能层。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不同能层的能量高低顺序为: E(K) E(L) E(M) E(N) E(O) E(P) E...
一、原子结构 01.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1803年 道尔顿模型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1897年 汤姆生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好似一块葡萄干面包 1911年 卢瑟福模型 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1913年 玻尔模型...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2.原子的特点: 原子不显电性,体积小,质量小,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密度非常大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2)每一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 2 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
...
...
大约两千三百多年以前,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惠施等人就有议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他们朴素地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但这只是一种哲学幻想,缺乏科学依据。假定有一根1m长的木棒,日取其半,33天后,其尺寸已相当于今天知道的原子。 1×(1/2) 33 =1...
一.“轨迹”与“机会”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轨迹”。比如2009年7月22日在上海观察日全食,上午8点23分24秒初亏,11点01分36秒复圆,这都是根据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轨迹事先预报的(可惜上海下雨,没看到)。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哈马斯领导人实施“...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 1 )元素性质...
一、能层与能级 1 、核外电子的分层 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简化为电子层,...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2.原子的特点: 原子不显电性,体积小...
...
一.“轨迹”与“机会”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轨迹”。比如2009年7...
大约两千三百多年以前,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惠施等人就有议论:一尺之棰,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