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一、实验部分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 答题模板 ] 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微热、手捂、热毛巾捂、注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 手捂或热毛巾捂法 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
1.测溶液pH的操作 用玻璃棒(干燥洁净)取少量待测液点在干燥的(不能湿润) 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有机物制备装置中长导管(或冷凝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导气 3.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在沉淀后的上层澄清溶液中继续滴加____ (试剂),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
1、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 O 4 2 - 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继续实验);再加入BaCl 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S O 4 2 - ,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S O 4 2 - 。 2、检验某溶液...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简答题常见失分点 一...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且月考越热,大有占据全部实验之趋势。在这些实验试题中最难回答或是最不好得分的就是实验简答题了,考生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会回答,要么回答的原理不对,要么回答的格式不合理,要么...
1、“溶化”与“熔化”:“溶化”是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如蔗糖在水中溶化了,碘在酒精中溶化了。“熔化”是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了液态。如铁加热到1535℃时熔化成铁水,硫加热到112.8℃时即变成液态硫。 2.“蒸发”与“蒸馏”:“蒸发”是在加热条件下溶液里溶剂...
1. 如何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 2.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一支试管加上活塞并有导管) 3. 怎样检查容量是否漏水? 4. 水浴加热的优点有哪些? 5. 倒置漏斗为什么能防倒吸? 6. 滴定终点时文字叙述应注意什么问题? 7. 若用碱式滴定管配合量气筒测量气体...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初中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概括和梳理出中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
1 、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 180 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酸式滴定管、分液漏...
化学简答题取材广泛,联系实际,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成为目前高考试题的固定题型,约占赋分值的10%。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高考试卷分析数据表示,简答题的得...
...
1.测溶液pH的操作 用玻璃棒(干燥洁净)取少量待测液点在干燥的(不能湿润) pH试纸上,待...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且月考越...
1.亚氯酸钠(NaClO 2 )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自来水、污水等水环境...
一、解题要点: 1、防氧化: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易还原性产品被氧化; 2、绿色意识...
化学的实验基本操作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看似简单,但回答必须要规范,今天为大家...
技巧点拨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原则 1.实验现象明显; 2.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 3.环保...
性质实验设计 从实验原理出发(含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