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1.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用作反应容器的试管口附近加一小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引起阻塞。
2.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时,为什么用试管作反应容器时也要在管口附近加一小团棉花?
答:防止因反应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而引起阻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和氨气的实验中,使用试管作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其试管口都要加一小团棉花?
答:使收集的气体较纯,并防止气体外逸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4.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钙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却可以用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氟化氢?
答:块状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因生成常温难溶于水和稀硫酸的硫酸钙,它包裹在固体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而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加热时,当然也生成硫酸钙,但它却溶于热的浓硫酸而不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5.铜丝与硫蒸气反应时,为什么不能先将光亮的铜丝灼热后再让其反应?
答:铜丝灼热后,其表面因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的性质比硫活泼,故灼热后不能与硫发生反应。
6.为什么实验室中用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制甲烷时,要用无水酯酸钩不能用结晶醋酸钠?
答: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制甲烷时,发生的是共价键的断裂,而产生所谓不稳定的游离基团之间的反应。若该反应中有少量水进入时,因反应物都是强电解质,容易发生电离而产生稳定的离子,故使制甲烷的反应不能进行或影响甲烷的产量。
7.制取乙烯时,为什么乙醇(浓度不低于95%)与浓硫酸的体积比度为1∶3?
答:乙醇沸点低而浓硫酸沸点高,按1∶3体积比混合便于控制混合液沸点为170℃发生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如果按1∶1混合则混合液沸点在140℃,则此时主要发生分间脱水而产生乙醚。
8.纯净的乙炔无色无气味,但用电石与水反应而制得的乙炔却常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应如何除去?
答:工业电石不纯,与水反应后常发生一些硫化物及磷化物水解而产生硫化氢及磷化氢等杂质而混入乙炔中,使之产生特殊难闻的臭味。可将混合气通过盛有碱液的洗气瓶后而使杂质除去。
9.用溴化钠,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制备澳乙烷时,为什么加热前要先在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水?
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温度较高时,更易表现出来,而溴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若无水加入,一则溴离子被氧化产生出大量的溴蒸气,再则乙醇被浓硫酸氧化、脱水产生多种副反应不利于溴乙烷的生成。加适量水稍降低浓硫酸的氧化性,不致发生上述现象。但加水不可大多。
10.为什么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而新制的氢氧化铜与含醛基的试剂如乙醛或葡萄糖共热时,往往得不到砖红色沉淀甚至有时却产生黑色沉淀?
答:用氢氧化铜悬浊液与醛基试剂共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不仅不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反而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产生黑色CuO析出。所以在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是向10%的NaOH溶液、2 mL中滴加2%CuSO4溶液4~6滴,振荡,以保证制备出碱性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一、无水盐的用途 无水盐在化学合成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做反应的催化剂,傅克反应中的...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指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
探 究 实 验 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3)...
玻璃仪器上所标的刻度存在区别,有的仪器“0”刻度在仪器下方,(但量筒没有“0”刻度...
(1)可行性。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和装置是否简单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