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来源:未知作者:万胜 点击:所属专题: 硝酸盐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m (表示金属)) 例:2KNO 3 2KNO 2 +O 2 ↑ 2Cu(NO 3 ) 2 2CuO+4NO 2 ↑+O 2 ↑ 2AgNO 3 2Ag+2NO 2 ↑+O 2 ↑ 硝酸盐的热分解之二 由于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加热分解时有氧气放出,所以硝酸盐常在高温时作强氧化剂。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为: (1)金属活动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m(表示金属))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例:2KNO3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2KNO2+O2

2Cu(NO3)2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2CuO+4NO2↑+O2

2AgNO3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2Ag+2NO2↑+O2

 

硝酸盐的热分解之二

由于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加热分解时有氧气放出,所以硝酸盐常在高温时作强氧化剂。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为: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 K到 Mg的硝酸盐加热时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如:

Ca(NO3)2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Ca(NO2)2+O2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Mg到Cu(包括Mg和Cu)的硝酸盐加热时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如:

2Cu(NO3)2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2CuO+4NO2↑+O2

H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 Mg与Cu之间,因而 HNO3受热分解生成NO2、O2、H2O(H的氧化物):

4HNO3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4NO2↑+O2↑+2H2O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以后的金属的硝酸盐加热时生成金属单质、二氧化氮和氧气,如:

2AgNO3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2Ag+2NO2↑+ O2

对这一规律可以这样理解:

在加热时,各种金属的硝酸盐都是不稳定的,它们首先分解为亚硝酸盐和氧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以前的金属的亚硝酸盐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再分解;镁和铜之间的金属的亚硝酸盐不稳定,加热时继续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氮,这些金属氧化物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再分解;铜之后的金属的氧化物也不稳定,加热时再分解为金属单质和氧气。

 

硝酸盐的分解之三

 

硝酸盐和其它任何盐一样,随着阳离子的不同,晶体结构的不同,它们的热稳定性也不相同。硝酸盐的热分解,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

(1)硝酸铵

当加热到120℃时,它开始缓慢分解,温度高于180℃时则迅速分解: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如果加热到300℃以上,或在起爆剂的影响下,即发生爆炸反应:

2NH4NO3=4H2O(气)+2N2(气)+O2(气)+56.6千卡

所以硝酸铵可制炸药,它的爆炸危险温度是300℃。由于硝酸铵有很强的吸湿性,农村中使用硝酸铵肥料有时会结块,只能用木棒轻轻压碎,切不可用金属棒敲击,以免引起爆炸。如果夹杂着可燃的物质,则危险性更大。

(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

这类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并转化为相应的亚硝酸盐。例如: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在更高的温度下,这些硝酸盐也可能分解为氧化物、一氧化氮和氧气。例如: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Mg—Cu之间的金属的硝酸盐

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并放出二氧化氮和氧气。例如: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Cu后的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单质,并放出二氧化氧和氧气。例如: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硝酸盐加热分解所得产物的不同,常从离子极化的观点来理解。在

高温条件下,碱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对硝酸根离子的极化作用不够大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用,争夺其中1个氧原子形成氧化物,余下部分形成NO2和O2。对于 AgNO3来说,可设想先有和硝酸铜分解的类似过程。

4AgNO3= 2Ag2O+ 4NO2+O2

但由于Ag是18个电子壳层的离子,有更强一些的极化变形作用,和O2-相互极化的结果,产生电子的转移而分解成Ag和O2

2Ag2O=4Ag+O2

 

硝酸盐的热分解之四

 

温度不很高时,硝酸盐热分解的产物主要有三种类型:(电极电位顺序)镁以前金属硝酸盐分解为亚硝酸盐和氧,镁和铜之间金属硝酸盐分解为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铜以后金属硝酸盐分别为金属、二氧化氮和氧。

1.硝酸锂(锂比镁活泼)热分解生成氧化锂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钠、钾硝酸盐在高温(1100℃)下分解为氧化物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NaNO3、 KNO3分解温度分别为>255℃、> 340℃, NaNO2、 KNO2分解温度分别为>320℃、>350℃。

2.硝酸亚铁热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铁

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与此类似的是Mn(NO3)2、Sn(NO3)2、Pb(NO3)2,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依次为:Mn3O4、SnO2、Pb3O4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