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来源:未知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所属专题: 铝及其化合物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氧化铝 (Al 2 O 3 )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是优良耐火材料 2、化学性质 : Al 2 O 3 是典性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1)能与酸反应: (2)能与碱反应: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一、铝

(一)铝的结构和存在


1、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ⅢA族

2、存在

(1)含量: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仅次于氧、硅。

(2)形态: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二)铝的物理性质

1、色质态: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质软的固体

2、熔沸点:

熔点660.4℃,沸点2467℃

3、三性:

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

4、密度:

2.7g/cm3,是一种轻金属

(三)铝的化学性质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1、Al与O2的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实验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实验结论

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

实验原因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Al2O3)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滴落

化学方程式

常温时:

4Al+3O2===2Al2O3

加热时: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注意:


①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而坚硬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氧气等与铝进一步反应,因此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②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由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③空气中久置的铝箔和用砂纸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

2、Al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①与Cl2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与S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Al与酸的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铝与盐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

实验操作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实验现象

铝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冒出,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离子方程式

Al+6H===2Al3++3H2


(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的反应

①常温下,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产生钝化现象,即:浓硫酸、浓硝酸将铝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莫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铝可以和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②铝与浓硝酸共热: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注意: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4、Al与碱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实验现象

铝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冒出,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

2Al+2H2O+2NaOH===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注意:


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反应的机理: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2和Al(OH)3,Al(OH)3可溶于NaOH生成NaAlO2和H2O,反应中Al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

反应过程:

2Al+6H2O===2Al(OH)3↓+3H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Al(OH)3+2NaOH===2NaAlO2+4H2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双线桥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单线桥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③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金属的通性,而铝不但能与酸(H+)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出特殊性: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5、Al与盐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2Al+3Cu2+==2Al3++3Cu

6、Al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四)铝的酸、碱反应的规律分析   

1、等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

(1)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消耗H、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OH)=3∶1。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反应:

(1)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消耗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则必定

(1)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HCl不足。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过量。

(五)铝热反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概念:

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与铝粉混合后在较高温度下剧烈反应生成Al2O3和其它金属并放出大量的热的反应,叫铝热反应

(2)原理:

铝作还原剂,另一种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3)铝热剂:

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V2O5、Cr2O3、MnO2等)组成的混合

(4)反应特点:

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新生成的金属单质呈液态易Al2O3分离  

(5)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①取一张圆形滤纸,倒入5克炒干的氧化铁(Fe2O3)粉末,再倒入2克铝粉、将两者混合均匀

②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将其中一个取出,在底部撕一个孔,用水润湿下面一点,再跟 另一个漏斗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4层

③将折好的滤纸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混合均匀的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倒入纸漏斗中 

④再在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

⑤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装置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实验现象

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铁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实验结论

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原理应用

①制取熔点较高、活动性弱于Al的金属,如铁、铬、锰、钨等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操作要点

①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个小孔:使熔融物易于落下           

②蒸发皿盛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蒸发皿

③镁条:制造高温条件,引起氯酸钾分解,引发铝热反应   

④氯酸钾:制造氧气利于反应

【微点拨】


①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②铝热反应不是一个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③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六)铝的制备及用途 

1、制备(电解熔融Al2O3):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冰晶石的作用是作为熔剂,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2、用途:

①纯铝用作导线  ②铝合金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二、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是优良耐火材料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性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1)能与酸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能与碱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3)电分解反应

①阳极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阴极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③电解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④冰晶石的作用:形成低熔点共熔物

⑤阳极石墨与氧气反应,被消耗,需要定期更换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Al2O3的制备

(1)实验室制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工业制法:铝土矿→Al2O3

4、主要用途

(1)耐火材料:制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2)炼铝原料: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三、氢氧化铝[Al(OH)3]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1)能与酸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能与碱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物

Al(OH)3电离方式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与酸和碱反应过程

Al(OH)3电离强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H(或OH)才能破坏Al(OH)3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既具有碱性,又具有酸性,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H2CO3等)、弱碱(NH3·H2O)

注意

强酸或强碱也是相对而言的,Al(OH)3不溶于H2CO3、NH3·H2O,但溶于CH3COOH

(3)热稳定性差: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用途

(1)Al(OH)3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可以用作净水剂

(2)Al(OH)3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

4、实验室制备Al(OH)3的三种方法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相互促进水解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5、有关Al(OH)3的少量、过量问题

(1)NaOH和AlCl3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NaAlO2和HCl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NaAlO2和CO2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四、铝盐

1.Al3+和烧碱溶液反应

(1)少量烧碱: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过量烧碱: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①向铝盐溶液中滴加强碱溶液: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向强碱溶液中滴加铝盐溶液: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Al3+和过量氨水反应

(1)离子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3)应用:实验制取Al(OH)3沉淀

3.水解性: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4)双水解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五、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1、化学式:

KAl(SO4)2·12H2O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2、电离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属类:

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4、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5、用途

作净水剂,原因是其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和悬浮在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

6、化学性质:

兼有Al3+和SO42性质

六、偏铝酸盐

1.相当处理: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和盐酸反应

(1)少量盐酸: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过量盐酸: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①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溶液: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向强酸溶液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3.和CO2反应

(1)少量CO2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过量CO2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4.和NaHCO3溶液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5.水解性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6.铝土矿提铝(Al2O3,含少量Fe2O3和SiO2)

(1)强酸→强碱→弱酸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强碱→强酸→弱碱法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七、互滴实验

(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同而产生的现象不同)

1、NaOH和AlCl3

(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NaOH不足)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2)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开始时NaOH过量)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2、NaAlO2和盐酸

(1)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2)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3、Na2CO3溶液与盐酸

(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

(2)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八、“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1、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铝三角”转化的应用

(1)选择制备Al(OH)3的最佳途径

①向铝盐中加入足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②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③NaAlO2与AlCl3的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点总结

(2)分析离子反应顺序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存在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HNH4、Mg2+、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H反应,然后与Al3+、Mg2+反应生成沉淀,再与NH4反应,最后溶解Al(OH)3沉淀。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