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疑问】 教材上有两个实验,一个是 AgI 转化为 Ag 2 S,一个是 Mg(OH) 2 转化为 Fe(OH) 3 ,这两个实验能不能说明沉淀的Ksp大小关系呢? 因为沉淀类型不同,所以还是无法比较二者的 Ksp吗? 【释疑】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教材是如何说明Ksp(AgCl)大于Ksp(AgI)...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
例5 已知下列物质在20 ℃下的 K sp .,见表2。 向含有浓度均为0.01 mol·L -1 的Cl - 、Br - 、I - 和Cr O 4 2 - 的溶液中,滴加AgNO 3 溶液,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如何判断? 解析:AgCl、AgBr、AgI 均是AB型,它们的溶解度可由 K sp 直接判断, K sp : K sp (AgCl) >...
对于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节,学生存在疑难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几个与溶度积相关的化学反应。而对于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最有说服力的是平衡常数的大小,运用溶度积计算出平衡常数能帮助学生解答几个疑难问题。 1 与Mg(OH) 2 沉淀相关的反应...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过程。例如氯化物在水溶液中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NaCl+AgNO 3 ===AgCl↓+NaNO 3 虽然AgCl的溶解度很小,但微溶在水中的AgCl全部电离成Ag + 和Cl - 。在一定温度下,Ag + 和Cl - 与AgCl固体之间,处于...
...
...
常说碳酸的酸式盐可溶,这就定性说明了金属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混合可得到可溶性碳酸氢盐,难形成碳酸盐沉淀。但为什么在化工生产流程中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常用NH 4 HCO 3 而不直接用Na 2 CO 3 等可溶性碳酸盐?请看案例。 案例1.绿矾(FeSO 4 ·7H 2 O)的一种综合利用工艺...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选修4中引入了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中学化学中, 师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以深入解释的溶解问题。如氨水和MgCl 2 溶液反应生成Mg(OH) 2 沉淀, 而该沉淀又能溶于NH 4 Cl,氨水和FeCl 3 溶液反应生成Fe(OH) 3 沉淀, 但Fe(OH) 3 却不能溶于NH 4 Cl溶液.FeS能溶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