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赵庆生教授情况简介
赵庆生,男。196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退休)。
2005年4月被聘为化工学院三人教学督导组成员至2018年6月。该校化学化工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981年起,连续参加(后为实际主持)高考阅卷25年。
2000年-2004年,连续五年《化学教育》刊发山西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评价和试卷分析报告》还曾发表其他文章。
2016年起个人撰写《高考真题解析》全国卷化学,每份全国理综化学一分册30页左右。集中至少十年真题。光明日报出版社,每年一版,2019年为第四版。2020和2021合出结合前八年为第五版。
曾应邀赴22省市的86个市县讲学(山西本省除外),含西安铁一中(5次)、黄冈中学、衡水一中(2次)等名校。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都带有一个同字。分别对应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相似的有机物、分子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对于同一种物质本文没有列入讨论。 同位素 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
一、硝酸的浓度与其氧化性的关系: 众所周知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这一点可以用两种角度来分析解释。 1、化学平衡原理定性说明 写成离子方程式时,由于氢离子属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因此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大,当然性质也就越强。用大学知...
关于碳酸氢钠及其溶液的受热分解,连同碳酸氢钙,一直是中学化学经常讨论的问题。初中有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的转换,高中有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实验。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这些知识,显然不是好办法,而且也与教学目的不符。笔者建议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碳酸氢钙...
关于反应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根据反应速率可以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根据反应的限度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根据有无化合价变化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酸、碱和绝大多数盐都是电解质,除强酸强碱盐由于本身不含水解离子,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其盐的水溶液稀释前后也不改变,室温条件下均为7。因此本文讨论范围限定在酸、碱和可水解的盐。 1、酸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 。 pH概念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之值。应当分为强酸...
分子的极性属于分子性质,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指出:“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课本没有再给出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但在思考和交流一栏中,给出了8种分子均表示出空间分布的结构式,设有3道题目,要求判断...
离子反应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自复分解反应引入,论述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指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又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以上关于离子反应和相应方程式的定义受到教材编排顺序的限制,没有包括氧化还原...
前言:有教学研究群中老师提出,电极反应式中的气体和沉淀的符号是否需要标记?这一问题涉及到化学符号-化学用语的四个方面即:分类;每条用语的表征;学生失误分析;复习建议。弄清这四个之后,是否需要标记的问题会不言自明。 化学符号及其组合是化学的学科语言重要组成...
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化学的初始概念,但是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完全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纯净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用途。纯净物不能通过物理手段分成更小的成分。中学化学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区分或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二是确定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纯...
正确的学习策略决定学习的效率,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笔者提出化学学习六策略与各位老师探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自然学科。由于研究对象是在原子分子层次,很难具有直观性。采用仪器和一定方法就十分必要,其次现行的化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