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小专题 |
氮气跟空气有很多相同点,在常温下,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它们的密度相差也不远,氮气只是稍微比空气轻一些。但当人们把温度降到零下二百度时,氮就会变成无色的液体,如果再降低温度,它还可以变成雪花一样的白色固体。 在常温下,氮十分“老实”,既不助燃,也不能帮助呼...
大家都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创造之一,那时的火药是把硫磺,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和而成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发现了硫。 硫具有鲜亮的橙黄色,它在燃烧时会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 有趣的是,古代的西方人对这种臭味十分迷信,大多数...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最重要的有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锌Zn、硼B、钼Mo等。而我在这向大家所讨论的就是氮!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为-110.00℃,蒸发点为-95.79℃。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又是叶绿素...
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或许会疑惑不解,磷怎么会是一种生活和思维的元素呢? 可这的确不假。有些小朋友也许知道:在我们人体中平均含有一公斤的磷,这个数量足够火柴厂生产几百个火柴盒或几十万根的火柴。 磷在人体中的分布是极不平均的,绝大多数的磷集中在人体的支架——骨...
硒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一种元素,据估计,地壳中的硒储量比锑、银、汞等大几倍到几十倍,比金子加上所有铂族元素的总合差不多还要大一百倍。它和锗、硅的性能相似,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贡献。 红泥中的秘密 硒是在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发...
砷是灰色的晶体,人们把它列为非金属元素。看来它似乎对人们的“擅作主张”很不眼气,你瞧,它具有金属般的光泽,并善于传热导电,只是它的“身体”比较脆,很容易被成粉末。 纯净的砷没有多少用途,人们只是往铅中加入不到百分之一的砷,来增强铅的硬度。 砷形成的化合物,...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用硝酸钾、木炭粉和硫黄粉混合而制成的。 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 3 +S+3C====K 2 S+N 2 ↑+3CO 2 ↑ 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黄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
在火山爆发时,同硫化氢一齐产生的还有二氧化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也变成二氧化硫。而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是二氧化硫,只知道它是一种具有恶臭的气体。远在1702年化学家施塔尔曾经用碱性溶液,吸收硫磺燃烧的生成的气体,得到亚硫酸盐溶液,所以后来也将燃烧硫磺的气体叫...
在化学史上最早发现磷元素的人,是17世纪德国汉堡商人波兰特(Brand.H.)。他信仰炼金术。由于他曾听传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金属之王的黄金,于是抱着图谋发财的目的,便用尿做了大量的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跟尿混合,加热蒸馏。虽然没有得到黄...
O 3 与O 2 是多么地相似啊!可两者间又有着天壤之别,正所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事实上也是如此。 许多我喜欢称O 3 与O 2 为兄弟,当然O 3 为兄,O 2 为弟,毕竟3>2嘛! 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呢?是不是他吵架了,不是!那到底为什么呢?天知道...
硫酸被称为 “工业之母”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 HSO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化肥...
早在19世纪以前,一些有远见的化学家就指出:考虑到将来的粮食问题,为了使子孙后代免...
Fritz Haber 1868一1934 翻阅诺贝尔化学奖的记录,就能看到1916一 1917年没有颁奖,因...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用硝酸钾、木炭粉和硫黄粉混合而制成的。 黑火药...
在葡萄酒的中文背标上,在原料与辅料一栏中会标示有:葡萄汁和二氧化硫(SO2)。英文...
波尔多液为天蓝色胶体,其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铜—Cu2(OH)2SO4,碱式酸铜不溶于水。既...
植物生长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氨、磷、钾、硫、钙、镁、铁...
当前,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