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量】物质相互反应时,彼此所需相当的量。元素的当量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跟1.008份质量的氢或8.000份质量的氧相当的量。酸、碱、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当量分别为:
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中,往往有不同的当量。例如,H2SO4跟NaOH反应,生成Na2SO4时,H2SO4的当量为49,如果生成NaHSO4时,H2SO4的当量为98。
【定义】一种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对核素12 C原子质量1/12 的比。也叫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例如一个 H原子的质量为 1. 6736×10-24 克、一个
O原子的质量为 2.6561×10-23 克,用克作单位使用很不方便。1960年,国际上统一以
C的1/12的质量(1.6606×10-24 克)作为质量的标准,得到统一的各原子的相对质量,例如同位素
H的原子量为1.007825、同位素
C的原子量为12.0000。
【说明】
1.相对原子质量旧称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无量纲的,常用符号Ar表示。Ar(Cl) =35. 4527,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27。
2.定义中的“平均原子质量”是对多核素元素而言的。平均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各种核素原子质量和丰度的乘积的和。例如,
l H 1.007825U 99.985%
2 H 2.0140u 0.015%
氢的平均原子质量=1. 007825uX99. 985%+ 2.0140uX0. 015%=1.00794u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00794u/12u=l. 00794
3.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数值,比较的基准在历史上几经变更。1803年道尔顿以H的原子量1作为基准,发表第一张原子 量表。1826年柏齐利乌斯建议以O的原子量的1/100为基准。 后来以O的原子量的1/16为基准,这在化学史上沿用了较长时 间。1929年发现氧有三种同位素(16 O、17 O、18 O),看来以O原子 量的1/16为基准就不妥当了。这时,物理学界改用16 0的1/16 为基准。1959年马陶赫建议以12 C的1/12为基准的新标准。 1960年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1961年国际纯粹化学 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相继同意这一新标准,一直应用至今。
【定义】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中子数(N)的总和。
【说明】
1.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按规定,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如12C、35C1、180等表示不同的核素。
2.质量数也是跟同位素质量(或称同位素量)接近的整数。 例如,35C1的同位素质量是34. 96885u, 37C1的同位素质量是 36. 96590u,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35和37。所以它们的质量数分别是35和37。
3.原子核内的中子和质子统称核子,所以原子核内核子数的和就是该原子的质量数。对于放射性元素,用不同的质量数来表明不同的词位素,在放射化学和原子核物理学中既重要又简明可靠。
【定义】
1.分子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跟核素12 C原子质量 的1/12的比,叫做相对分子质量。
【说明】
1.相对分子质量旧称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没有量纲,常用符号Mr表示。例如,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Mr(C12) =35.4527X2=70.9054。
2.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适用于以分子存在的物质。以离子或巨型分子(原子晶体)存在的物质常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称为式量。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做式量。例如,NaCl仅代表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根据NaCl计算得到氯化钠的式量是58.5。
【说明】式量可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或不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所有物质,只要它有确切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物质。
【定义】1摩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说明】
1.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它的单位是千克每摩(kg/md)、克 每摩(g/mol)。
2.有确定化学组成的物质,它的摩尔质量是 M =10—3 Mkg/mol=Mr g/mol
式中Mr是有确定化学组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例 如,氯气的摩尔质量是M(C12) =70. 9054X10—3 kg/mol = 70. 9054g/mol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M(NaOH) =40g/mol 非金属固体和金属的单质常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它们的摩 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Ar)。例如,铁的摩尔质量是M(Fe) =56g/mol 同理,氢氧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M(OH-)=17g/mol
3.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 M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M=m/n
4.假如在某一混合系统中,含有a、b、c …物质(化学式),各 物质的量是n(a)、n(b), n(c)…,各自的摩尔质量是M(a)、M (b)、M(c)…,混合系统中的总质量是m,那么该混合系统中的物质的量(n)是
n=n(a) + n(b) +n(c) + …(mol),
其中,m=n(a) • M(a) + n(b)• M(b) + n(c)•M(c)+ …
(g)
则该混合系统中的摩尔质量(M)是
M=m/n=[n(a) • M(a) + n(b)• M(b) + n(c)•M(c)+ …] (g)÷[n(a) + n(b) +n(c) + …](mol),
例如,空气中02和N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21: 79,求空气的摩尔质量M
解: M(空气)=(32×21+28×79)÷(21+79)= 29 (g/mol)
【定义】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包含的基本单 元数等于0. 012kg12C的原子数,该数量就叫1摩尔。
【说明】
1.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第七个基本单位。
2.摩尔的符号是mol。摩尔简称摩,一般情况下使用简称。 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必须指明,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对基本单元能用化学式表示的,一定要注明化学式,否则会造成混淆。例如lmol N2、lmolN、lmol OH-、 lmol Na2C03、lmolNa2C03 • 10H20,还可以指 lmol C—H 键 等。
3.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阿佛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经实验测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得的数值会不断趋于精确,所以给摩尔下定义时不采用具体数值。一般情况下,阿佛加德罗常数取6.02×1023/mol。
4.lmol 12C的质量是12g,所以l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 lmol O的质量是16g, lmol Fe的质量是56g。同样,l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lmol H2O的质量是1.8g, lmol CO2的质量是44g。依此类推,lmol OH—的质量是17g,lmol NaCl的质量是58.5g。
【定义】
1.在标准状况下,1摩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 这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在标准状况下(0°C和lOlkPa),1摩理想气体的体积叫做 气体摩尔体积。它的符号是Vm,数值是(0. 02241410 ±0.00000019)m3/mol 或(22.41410 士 0.00019)L/mol
【说明】
1. 1摩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各不相同的。摩尔体积的大小决定于微粒的大小和微粒间的距离。固体或液体的不同微粒,大小不一样,当然它们的摩尔体积不同。
2.气体分子的直径约是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1/10,所以 气体分子的体积跟整个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在标准状 况下,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1摩的任何气体(即分子数目相同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几乎相等。
3.只有理想气体(指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才是(22. 41410 士0.00019) L/mol。通常的气体,它的气体摩尔体积只是接近 22. 4 L/mol。
【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 含有同数的分子,这就叫阿伏加德罗定律。
【说明】
1.这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Amedeo Avogadro, 1776 一1856)在1811年提出的假说,后来为许多实验所证实,所以叫做阿伏加德罗定律。它在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和原子量测定等方面都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2.在0℃、101KPa时,1mol氢气、氧气或氮气等都含有6.02 ×1023个分子(阿伏加德罗常数)。
3.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假说,结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就可以解释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比定律。例如,在同温同压下,2 体积氢气跟1体积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体积的水蒸气,
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假说,可推知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定义】
1.lmol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2.0. 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说明】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NA= (6. 0221367±0.0000036)×1023/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髙。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 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lmol的银,需 要通过96485.3C (库仑)的电量(此个值叫做法拉第常数F)。
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 C,则NA= ( 96485.3C/mol)/(1.60217733×10-19C)=6.022136×1023/mol
【定义】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这种溶液的浓度。
【说明】
1. 溶液的浓度是表达溶液中溶质跟溶剂相对存在量的数量标记。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使用方便规定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溶液浓度。因此,同一种溶液,使用不同的标准,它的浓度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2. 表示溶液的浓度有多种方法,可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质量浓度,表示一定质量的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相对量,如质量百分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ppm浓度等。另一类是体积浓度,表示—定量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如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比浓度、克/ 升浓度等。质量浓度的值不因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体积浓度的值随温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3. 有些浓度的表示方法已被淘汰,如当量浓度已废弃不用, 克分子浓度已被物质的量浓度代替。还有些浓度正在被新的法定计量单位替代,如质量百分比浓度和ppm浓度将被质量数替代。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的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浓度,叫做质量百分比浓度(简称百分比浓度)。
【说明】
1. 百分比浓度计算公式是
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 ×100%
2. 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浓度,它没有量纲。以后它将被法定计量单位质量分数(W)代替。物质B的质量分数WB是物质B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例如,5g氯化钠溶于95g水配成100g溶液,它的质量首分比浓度是5%,质量分数是0.05或5×10—2。
3. 医疗用0. 9%的生理盐水,0. 9%是质量体积百分浓度。 它的含义是将0.9g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00 mL的溶液。
【定义】用溶质(液态)的体积占全部溶液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浓度,叫做体积耳分比浓度。
【说明】
1.体积百分比浓度是60%的乙醇溶液,表示100mL溶液里含有乙醇60mL,也可以说将60mL乙醇溶于水配成100mL乙醇溶液。
2. 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是商业上表示酒类浓度的方法。 白酒、黄酒、葡萄酒等酒类的“度”(以°标示),就是指酒精的体积百 分比浓度。例如,60% (V/V)的酒写成60°。
3. 体积百分比浓度属非法定单位,将被法定计量单位体积分数(ψ)代替。物质B的体积分数ψB是物质B的体积跟混合物的体积的比。例如,把60mL酒精溶于水,配制成100mL酒精溶液, 该溶液的体积分数是0. 60或60×10—2。
【定义】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为了操作方便,有时用两种液体的体积比表示浓度,叫做体积比浓度。例如配制1: 4的硫酸溶液,就是指1体积硫酸(一般指98%,密度是1. 848/cm3的H2S04)跟4体积水配制成的溶液。
【说明】
1、体积比浓度只在对浓度要求不太精确时使用。
2、体积比浓度属于非法定单位,将被法定计量单位体积分数代替。
3、物质B的积积分数是纯物质B跟混合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体积的比,它没有量纲。
【定义】溶液的浓度用物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来表示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说明 】
1. 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它的符号是c,单位是摩/立方米 (mol/m3)、摩/升(mol/L)、毫摩/升(mmol/L)和微摩/升 (μmol/L)。该浓度的表示方法,如lmol/L的硫酸溶液可表示为 c(H2S04) = lmol/L,或 l·moL-1。
2. 该量以前叫克分子浓度(巳被淘汰),目前在教材中称摩尔浓度。该名称是非法定的量,也在淘汰之中。原来用M表示摩尔浓度,也应改用c。
3. 物质的量浓度跟质量百分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的密度跟溶质的摩尔质量换算。
c=1000ρw%/M
其中c的单位是mol/L,ρ的单位是g/cm3,M的单位是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