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铜是一种坚韧,柔软,富有延展性的紫红色有光泽的金属,1g铜可拉成3000m长的细丝,或压成10多平方米几乎透明的铜箔。纯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很高,仅次于银,但铜比银要便宜得多。 1. 与氧的反应 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如果继续在很高温度下燃烧,就生成红色的Cu2O。
2Cu + O2
4Cu + O2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
Cu + Cl2
Cu + S 此外,铜还能与FeCl3作用,在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来刻蚀铜,以制造印刷线路。
Cu + 2FeCl3 3.
与酸的反应
一:Cu2O 由于制备方法和条件的不同,Cu2O晶粒大小各异,而呈现多种颜色,如黄、桔黄、鲜红或深棕。 Cu2O溶于稀硫酸,立即发生歧化反应: Cu2O + 4NH3·H2O
2[Cu(NH3)2]++4NH3·H2O+1/2O2 合成氨工业中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Cu(NH3)2]Ac溶液吸收对氨合成催化剂有毒的CO气体:
[Cu(NH3)2]Ac + CO + NH3 这是一个放热和体积减少的反应,降温、加压有利于吸收CO。吸收CO以后的醋酸铜氨液,经减压和加热,又能将气体放出而再生,继续循环使用:
[Cu(NH3)3]Ac·CO 二:CuO CuO是碱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加热时易被H2、C、CO、NH3等还原为铜:
2CuO 由此可看出:高温时Cu+比Cu2+更稳定,所以CuO在高温时可作有机物的氧化剂,使气态的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强碱,就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Cu(OH)2 Cu(OH)2微显两性。所以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过量的浓碱溶液中:
一: 卤化亚铜(CuX)
往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可以看到生成白色的碘化亚铜沉淀和棕色的碘: 在热、浓盐酸中,用Cu将CuCl2还原,可以形成[CuCl2]-、[CuCl3]2-和[CuCl4]3-等配离子。 二:卤化铜(CuX2)
除碘化铜(Ⅱ)不存在外,其它卤化铜都可借氧化铜和氢卤酸反应来制备,例:
卤化铜随阴离子变形性增大,颜色加深。CuCl2在很浓的溶液中显黄绿色,在浓溶液中显绿色,在稀溶液中显蓝色。黄色是由于[CuCl4]2-配离子的存在,而蓝色是由于[Cu(H2O)6]2+配离子的存在,两者并存时显绿色。 CuCl2在空气中潮解,它不但易溶于水,而且易溶于乙醇和丙酮。CuCl2与碱金属氯化物反应,生成MⅠ[CuCl3]或MⅠ2[CuCl4]型配盐,与盐酸反应而生成H2[CuCl4]配酸,由于Cu2+卤配离子不够稳定,只能在有过量卤离子时形成。 CuBr2溶于HBr中呈特征的紫色(认为是配离子[CuBr3]-的颜色), 1mL溶液中含有0.05mgCuBr2即显紫色, 可用该法检验溶液中的Cu2+离子。
一: 硫化亚铜
3Cu2S + 22HNO3
Cu2S + 8KCN 二:硫化铜 在Cu2+盐溶液中通入H2S就生成黑色的CuS沉淀:
Cu2+ + H2S CuS不溶于水(Ksp=6×10-36),也不溶于稀酸,但溶于热的稀HNO3中:
2CuS + 2NO3- + 8H+ CuS也溶于浓的NaCN溶液中,生成[Cu(CN)4]3-配离子:
2CuS + 10CN-
一: 硫酸铜 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俗名胆矾或蓝矾,是蓝色斜方晶体。下图为CuSO4.5H2O的结构示意图.
在蓝色的CuSO4.5H2O中,四个水分子以平面四边形配位在Cu2+的周围,第五个水分子以氢键与硫酸根结合,SO42-离子在平面四边形的上和下,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八面体。 五水硫酸铜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其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即显出特征的蓝色。可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乙醇、乙醚的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分。也可以用无水硫酸铜从这些有机物中除去少量水分(作干燥剂)。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得到的不是氢氧化铜,而是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 硝酸铜的水合物有Cu(NO3)2.3H2O、Cu(NO3)2.6H2O和Cu(NO3)2.9H2O。将Cu(NO3)2.3H2O加热到443K时,得到碱式盐Cu(NO3)2.Cu(OH)2,进一步加热到473K则分解为CuO。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过渡金属没有无水硝酸盐。现在知道水是一种比硝酸根更强的配体,所以水合硝酸盐在加热时失去硝酸根而不是失水。
一:Cu2+的配合物
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63d9。Cu2+离子带两个正电荷,因此,比Cu+更容易形成配合物。Cu2+的配位数为2、4、6的配离子,配位数为2的很稀少。
Cu2+离子还能与卤素、羟基、焦磷酸根、硫代硫酸根形成稳定程度不同的配离子。Cu2+与卤素离子都能形成[MX4]2-型配合物,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 二:Cu+的配合物
2Cu2+ + 4CN-
铜有氧化态为+Ⅰ和+Ⅱ的化合物。从离子结构来说,Cu+的结构是3d10,应该比Cu2+(3d9)稳定。铜的第二电离势(1970kJ·mol-1)较高,故在气态时Cu+的化合物是稳定的。从反应2Cu+(g)=Cu2+(g)+Cu(s)的△Hθ=866.5kJ·mol-1来看亦是Cu+(g)的化合物比较稳定。但在水溶液中,Cu2+(电荷高、半径小)的水合热(2121kJ·mol-1)比Cu+的(582kJ·mol-1)大得多,据此可以说明Cu+在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它会歧化为Cu2+和Cu: |